《人间四月天》-聊张幼仪

来源: 2019-05-31 13:41:5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15岁时结婚,父母包办的婚姻,双方年龄相当门当户对。《人间四月天》里的张幼仪是刘若英演的,演得很好。刚出嫁时的害羞拘谨古板,像一个呆木头,到后来离婚后是脱胎换骨的改变,女人啊,独立自强后真是很有魅力。

婚后张幼仪总是被自己的丈夫看不起和嘲笑,在婚姻里好像无所适从,惊恐万分,一无是处,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常常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像受惊的小鹿,小心翼翼伺候徐志摩,越发这样,越是被徐志摩看不起,徐志摩对她没有一句温暖的话没有一个笑脸,从来没有,把她当老妈子和保姆,在丈夫面前没有尊严没有地位,她不在乎,她还是要这个婚姻,令人窒息的夫妻关系透过屏幕都觉得难以呼吸,他们在精神层面不对等,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徐志摩热烈追求林徽因时,向张幼仪提出离婚,并大声咆哮,他从来都不爱她,他已经爱上了其他人(林徽因),他要和相爱的人一起生活。张可怜巴巴地说,没关系,我不在乎,我这样生活就可以了,我不签字离婚。徐志摩软硬兼施,又心平气和对她讲道理,不相爱的人在一起生活很痛苦,他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即使我们离婚了,还可以像兄妹一样相处。张幼仪的思想那时候还很传统,认为离婚的女人就是世界末日走投无路了,张在外面有其他女人,她不在乎,没有爱的婚姻也不能离。张就是不答应离婚,徐志摩就消失了,从此不再回家。怀孕两个月的张幼仪在伦敦孤苦伶仃,只好投奔了在巴黎的哥哥。

孩子出生后,三岁时患肠炎死了,徐志摩一面也没有见过这个孩子。丈夫背叛了孩子没有了,只身在异国他乡,该是多大的打击啊,张幼仪应该是那个时候成长的吧,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人可以哭诉,只有靠自己。徐志摩要名正言顺地追求林徽因,一定要离婚,又找上门来,要求张签字离婚,她很平静利落地签了字,她可能习惯了一个人生活,给了徐志摩等待多年的自由。从她签字的那一刻起,他们绷紧的玄好像突然松了,退一步倒海阔天空了,可以心平气和地交流,关系比原来倒亲近了,执着一念的痛苦解脱了。

张幼仪后来应公婆邀请回国,虽然和徐志摩离婚了,在徐家仍然有很高的地位,被徐父母认为义女,照样侍奉公婆,名字列入徐家遗产分配之列。徐父不喜欢陆小曼,完全断了对徐志摩的经济援助。 张幼仪华丽的转身,就是有了自己的事业,海外的经历见识,婚姻的不幸失子的痛苦,都使她成长和坚强,那个唯唯诺诺,不知所措,三从四德的小女人不见了。海外6年,从20岁到26岁,当初从伦敦陪读,到巴黎投奔哥哥,离婚后到德国读幼儿教育,她成长了觉醒了,婚姻不是女人的全部,她有了自己的生活目标,自己的事业,回国后她在东吴大学教德文,接管经营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开办时装公司,进行股票交易,管理社会党的财务等等。她活得很精彩,徐志摩债务缠身,前来借钱时,她的心里一定很欣慰吧,她活出来一个独立女人的样子,使前夫刮目相看。

后来张幼仪以儿媳身份操持婆婆丧事,安顿徐志摩丧葬后事,没有婚姻之名却仍然被视为徐家人。徐志摩从来没有爱过她,后来徐家需要她时,她总是有求必应。她说她可能是三个女人中最爱徐志摩的一个人。

多年以后,林徽因病重时,邀请张幼仪来医院,此时徐志摩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林徽因请求张原谅她对他们婚姻的插足,林这样做,是因为需要临终时得到心灵的平安,灵魂的解脱,其实张早就释然了放下了。 电视里病房拜访这个插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54岁时张在日本再婚,72岁时丈夫去世后,她去美国和儿子团聚,88岁在纽约去世。张是社会变革时女人转型的榜样,虽然她是被逼离婚,别无选择才变得自强自立。当然她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父亲是巨富,两个哥哥在商界政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张幼仪说:「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