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加水”就开车:是领导瞎吹豁边了

来源: 2019-05-26 19:42:0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看些报道后, 觉得设计机理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就是预装可以产生氢气的化合物(固体份末,比如装一次用10年),或者很长时间换一次可以产生氢气的化合物(比如半年一次), 平时就加水(比如每周加10升水)。 

他们提到的化合物, 从原理上也没错。一种氢铝合金,一种含氢很高的常见铝化合物是四氢铝钠。 四氢铝钠是危险到一般化学系实验室都不大敢用的。

为什么说理论上可以?我的意思是:实际恐怕不行。 1)含氢量高的铝合金都远比汽油危险。特别是随车装可以使用超过半年的这种易燃、易爆物质时,为安全起见配套的设计可能很贵。2)产生的废物,强碱性的(比如铝酸钠),远比CO2更麻烦。好处是这个废物是固体、不随时释放到开车的环境、可以集中处理。3)开始和停止产生氢气的开关时间会比较长。因为需要该化合物与水混合后才能产生氢气,水刚开始加时, 不能立即大量产生氢气; 停加水时, 剩下的水继续反应产生氢气, 而不是立即停止产生氢气。当然可以另加一个氢气的储存装置。从设计简单有效的角度:既然已有氢气储存装置, 何不直接加氢气(如氢气燃料电池汽车)?

我自己毛估估的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写好文章、可以申请专利的研究, 但远不是成功产品的技术。 有人充大头,投资, 做技术的不仿试试。

为什么说是领导(包括公司领导)瞎吹豁边了? 因为不往死里吹, 这技术不足以吸引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