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早早起来,告别唐路易斯大桥,告别杜罗河,告别波尔图。驱车向南。

第一站是距离波尔图70多公里的小城阿威罗(Aveiro)。虽然我们只是匆匆而过,但是这座安静的小城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阿威罗是一个水城,有“”葡萄牙的威尼斯“”之称。

看着这些精美的游船,确实有点贡多拉的意思,不过在这儿他们叫着“莫利塞罗”(Moliceiro)。


据说每一艘船头的彩画都有各自的背景故事。



墙上的装饰画很有意思。

是我们太勤劳,还是葡萄牙人们太懒了,已经是早上10点多了,街道上依然行人寥寥。

第二站,是我们第一天擦肩而过的历史名城科英布拉(Coimbra).科英布拉曾经是葡萄牙王国的首都,依傍于蒙德哥河(Mondego river), 阿芳索一世与他的儿子乔桑一世都埋葬在这里的圣十字修道院。

科英布拉城市的历史与大学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曾作为葡萄牙古都的它,见证了葡萄牙王国的建立,甚至葡萄牙语也发源于此。而科英布拉大学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走进校门,三面楼房围成一个不大的广场,当中有一个大理石雕像,这是国王唐·若奥三世(Joao V)。1537年,正是他将自己的王宫让给了这所大学,使之从此在科英布拉安顿下来,而学校也以这种方式感念他。

1582年(明万历10年)来华传教的利玛窦就是科英布拉大学的毕业生。

据说,科英布拉大学成立了一些“学生共和国”。所谓“学生共和国”,就是学生宿舍楼,由学生们自主管理,负责楼内的生活秩序。“共和国”的“公民”同寝共食,轮流“执政”。他们每周开一次例会,收取房租、水电和伙食费,并民主讨论决定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气氛很融洽。在“共和国”周年纪念日时,一些已经当上教授或政府高官的老“公民”也来出席。

大学附设的小礼拜堂。

元旦前夕,学校已经放假,看不到一个学生,广场回廊上只有零星的三五游客。

这是号称全世界最漂亮的图书馆的门楣。

科英布拉大学巴洛克式图书馆(Baroque Library - University of Coimbra)是国王若奥五世18世纪送给他自己的礼物,现为大学图书馆,馆内装潢极尽奢华,由花梨木和乌木所搭建。馆藏30余万本书,囊括法学,哲学和伦理学等书籍。这是LG在参观的时候悄悄拍下的。

大学礼堂。


登上大学的高塔,眺望这个美丽的城市。









人歇车不歇,女儿接手开车,让LG休息一会儿。

葡萄牙这个季节该是雨季,但却是难得的好天气。





进入教堂,发觉从墙面到立柱,从“石膏线”到拱券,全都是人骨砌成,真真正正人的遗骨!堆堆砌砌充满整个视野!



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瞬间让生死回归到了本质,无论我们曾是高贵还是卑微,我们都是这样赤裸地来到这个世界,无论生前贫穷还是富有,最终离去时,还是平等地去见上帝。

走出教堂,虽然天色已暗,但在我眼前,却是那么光明,一墙之隔,顿觉人生的美好。

埃武拉很小,街道狭窄。我们今晚的住处就在小城中心,离开中心广场不到100米。

今晚我们住的小楼雅致而温暖。



安定下来,出去吃饭,却发觉New Year Eve, 整个埃武拉没有一家餐馆开门。

走了几乎全城,绝望地走回住处,却发觉楼下这家餐馆开门了。这也成了全城唯一一家当晚服务的馆子了。

也许因为生意太好,那天点的菜乏善可陈。大概算是整个葡萄牙之旅里面吃的比较差的。唯一留下不错印象的是这些饭前小点。葡萄牙餐馆有一个特点,客人坐下后,跑堂的会给你端来一碟碟各式小点,但是都要算钱的,从三块到十块都有。你可以选择不要。如果你啥也不说,最后就算是你吃的了。我们那天点的几个都还不错。大虾很新鲜,家常灌肠味道也很好。。

步出餐馆,广场上虽然依然冷清,但是音乐会的舞台已经搭起来了,看来为了迎接2017的到来,今天小城的人们要狂欢一夜了。

小城的街道上空无一人,黑暗中,偶尔驶过的汽车划过一道光痕。。


埃武拉最重要的两个看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人骨教堂,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公元三世纪遗存至今的古罗马戴安娜神庙遗址。我们这次来埃武拉的两个心愿: 进入人骨教堂,看看夜幕下的戴安娜神庙,至此都已实现。



站在神庙的下面抬头注视,想象着17个世纪前这个神庙前到底是什么样子,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迎接2017年了,去年此时,我连埃武拉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而现在,我却在一个三世纪的废墟面前,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也许是因为白天的长途跋涉,这一夜大家都睡得很香,虽然半夜外面人声鼎沸,热闹异常,我们也知道那是小城的人们在狂欢,但是我们还是继续在我们的梦乡里面游荡。
清晨醒来,LG说,我们去小城走走吧。

小城的人们狂欢了一夜,现在大概都在梦乡里面。

昨夜在此盘桓许久,因为还有行人,只能作罢,现在这个城市都在入睡,LG终于满足了他的心愿,登上了神庙,近距离地触碰历史的痕迹。


埃武拉主教堂门口,14世纪雕刻的使徒。


街角的这条标语,让我想了许久。其实虽然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成为一个故事,但是有的故事最终只会淹没在时间当中,而有些故事却流传开来,还有些故事,至今还在被世人猜测。。。


想不到这是什么吧,如此小的城市,居然还有一所大学--埃武拉大学。创建于1559年的埃武拉大学,大学建筑和16世纪的教堂、17世纪的修道院回廊方庭连成一片, 只是元旦之时,不开放。


埃武拉沿途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古老的街巷,洁白的墙面上用明黄的漆将门窗细致勾画,中世纪的街灯和精致的铁艺窗栏,沿着石子路像要是马上就要通往时间的另一端。

这是一个可以让一个疲惫的旅者终老之处。

告别埃武拉,驱车向东,直奔辛特拉(Sintra).

进入辛特拉,道路确实很狭窄。很多地方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如果对面来车,一方就只能退让。

即使是元旦,庄园门口很拥挤的停车场也已经停满车,我们只能把车横过来,停在路边。

雷加莱拉庄园(Quinta da Regaleir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辛特拉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它包括浪漫主义的雷加莱拉宫(Palácio da Regaleira)、雷加莱拉小堂,以及一个豪华的公园,内有湖泊、洞穴、水井,长椅,喷泉和繁多精美的建筑。此建筑又称为“百万富翁蒙泰罗的宫殿”,得名于第一个主人的的绰号。

雷加莱拉庄园建筑风格甚有特色,虽然法国英国这样的强国的庄园规模相比有点小,但是很浓缩,很立体的一个花园,有出其不意的巧思。雷加莱拉庄园是一个风格清奇的景点,里面大大小小的建筑都拥有纯白色的、繁复雕刻的外立面,给人一种精致然而阴森的感觉。


这个庄园设计精巧,不只是儿子玩的津津有味,我们大人也觉得非常新鲜。



有些地方曲径通幽处,让我想起苏州园林。

虽然天气有些阴沉,当时丝毫不减这个庄园的独有魅力。




这块土地曾有过不少业主。但在1892年,它属于波尔图富商雷加莱拉男爵,在这一年,被安东尼奥·奥古斯托·卡瓦略·蒙泰罗以25,000葡币买下。蒙泰罗希望建立一个扑朔迷离的地方,以收集能反映他的兴趣和意识形态的符号。由意大利建筑师Luigi Manini协助,他设计了4公顷的庄园,有着神秘的建筑,隐藏了关于炼金术、共济会、圣殿骑士团和玫瑰十字会的符号。建筑风格包括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和曼努埃尔建筑风格。目前的建筑始建于1904年,大部分在1910年结束。



夏天应该是这个庄园最漂亮的时候。

雷加莱拉庄园最著名也是最吸引人的景点是一座深27米的涸井,岩洞尽头的出口刚好是井的中部,井的周围环绕着螺旋楼梯,共有9个旋层,象征着但丁描写的天堂、地狱、炼狱的9重循环。沿着螺旋楼梯便可由井底走到井口,井口外是个花园,一片花花世界,这庄园的构造好似奇幻迷宫般不可思议,因而又得名迷宫花园。


这个庄园的很多东西都让我觉得非常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