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译文: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译文: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出自《孟子·万章上·校人欺子产》。"君子可欺以其方”,谚语,意思是君子人品正直,别人可以利用这点来欺骗他们。比如孟子所举的例子,郑国国相子产让小吏把鱼放生,小吏却把鱼吃掉并编造谎言,而子产信以为真。 

楼煜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25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字面意思就是君子可以被合理地压迫,不能不讲道理地去欺负。

听起来有点怪,有点怂。但是真正想说的,是君子的一种担当。

君子是遵守规则的,是有担当的,但也不是迂腐的。什么叫欺之以方,比如你是校长我是老师,你让我去战乱的地方支教想害死我,我是会酌情前往的。因为那里真的有需要我去教学的小孩,是君子在基于自己本职和良知的基础上愿意去做的担当。至于困苦,危险这种昭然若揭的压迫,君子是可以捏着鼻子认的。可你如果让我一个老师去战乱的地方修马桶,我就把马桶刷插你鼻孔里。这就叫不可罔之以非道。

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在苛求好人,要人聪明地做好事。道德上慎独自省,行为上当仁不让。我应该是讲清楚了。

发布于 2020-05-18 23:37

*** 

伊斯特伍德
47 人赞同了该回答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以其方可欺君子,以非其道难罔君子

这里的方和道是一个意思。方者,正也。其方者,君子之正道也。非其道者,非君子之道也。

欺,是欺瞒;罔,是迷惑。

所以,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把这句话表达成:以君子之道可欺瞒君子;以非君子之道难迷惑君子。

比方说一个骗子假装乞丐在街上乞讨,他就是在欺负好心人心眼儿好,他收了钱可能还骂那个人傻。君子被这种人骗了也就骗了。

又比如警察钓鱼执法,在网上布下圈套来抓恋童癖,正经人是不会上这个套儿的。这样的非君子之道,是套不住君子的。

编辑于 2021-08-20 00:06

*** 

悟空
世界本身,刀锋之上,撕裂一切以纯粹。
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陈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句话出自孟子,字面来看:君子会在合理的规矩下被欺骗,但不会因为不合理的欺骗而迷惘.

前半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基于此,如果君子无法明确判断别人在欺骗自己,就要认为别人是性善的,也就表示要相信别人的话.这是性本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君子需要恪守的原则.

引申:法律上有一个"疑罪从无"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尽管这个新的规定是现代法律不断完善的结果,然而它的雏形在千年之前就被孟子提出来了!

后半句:君子对世界对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都已经到达极高的境界,因此,一旦有不合理的漏洞,凭君子的智慧马上就能发现.

这两句话还是包含了对君子的严格要求:坚信人性本善,即使会付出代价;具备高超的智慧(或者说卓越的判断推理能力?)

发布于 2018-07-06 04:55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