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趣谈
陈寅恪以学问渊博著名,为人却是很风趣的。一九二六年,他做清华国学研究所导师的时候,对学生说:“我有一联,赠给你们。”联云: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
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南海圣人”指康有为。康是广东南海人,以继承孔子之学自任,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因而有“康圣人”之称。研究所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另一导师王国维则做过宣统皇帝溥仪的师傅。所以他说他的学生是康有为的再传弟子,是大清皇帝的同学。 陈寅恪在做大学问之余,似乎也相当喜欢做对联这个“小玩意”(“小玩意”语出梁启超,他曾有集词句联数百副,题为《痛苦中的小玩意儿》),抗战期间,他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时常要“跑警报”(躲避日机空袭),因而做了一副对联:
见机而作 ,
入土为安 。
入土”者,躲入防空洞也。见机而作,入土为安都是普通成语,但其运用之妙,却令人叹服。 陈寅恪不但曾用对联来“幽”学生的“默”,且曾用对联来“幽”大学校长的“默”。他有一副赠罗家伦的嵌名联:
不通家法,科学玄学;
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罗家伦曾任清华大学校长,有学生写了一副打油诗在校报发表,嘲讽他道:
一身猪狗熊,两眼官势钱;
三才吹拍骗,四维礼义廉。
从这首打油诗可以想见其人,怪不得陈寅恪用嵌名联来讽刺他了。 陈寅恪擅作谐趣联,但最能代表他在联语这方面功力的,则是他挽王国维的一联: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垒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契文奇宇,谬承遗命倍伤神。
一九二七年,北伐军入北平之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他是忠于清室的,遗书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当此事变,义无再辱。”清祚告终于宣统三年(一九一一),距离王国维之死为十七年,“十七年家国久魂销”指此。“契文奇字”指王国维在甲骨文、金文方面的成就。
胡适游天目山寺庙对联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年少时,家父曾对我讲了二付对联至今还记得,后来才知道这属于无情对或趣味对。
一付是旧上海的对联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另一付对联家父说私塾老先生看一个学生不停地在身上动来动去,交给他一个作业带回去完成,学生回家做不出,他父亲看了帮他儿子回了,骂了老先生。
私塾老先生的上联是 : 搔搔痒痒,痒痒搔搔,不搔不痒,不痒不搔,越搔越痒,越痒越搔,
孩子父亲回他下联是: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浙江温州江心亭一个名联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对联中的“朝”和“长”都是多音字,该怎么念呢
还有昆明大观楼的長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
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