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穿柳带 借用柳永词,动感十足,也很好。谢谢您建议。
我仔细想了一下,修改成:风梳柳黛千丝恨,燕剪春波万点凄。这样也能保持我原来的意思。
顺便说一下,上次您问的“白瑰花”我已经在回答惜也老师处解释了。“婀”我也解释了,您可以再回去查一下。当时我行笔匆促,就没有再解释。
https://bbs.wenxuecity.com/poetry/921711.html
还有您说我的“赏雪”诗中多个比喻的问题。我上次也已经回答了。拙见是要看这些比喻有没有增加内容。比如朱自清的《绿》,就是用了大量的比喻很成功的一个例子。完全不同比喻也很成功,或者更成功的,可能也有吧。
https://bbs.wenxuecity.com/poetry/922340.html
还有一些问题,我一时一言两语说不清楚,当时就没有解释。我并不是轻视您的问题,或者故意避而不答。当然,有的漏答了也是有可能,可以再提醒我一下。总之,很欣赏先生的诗才,谢谢您的批评和建议,向您学习!
您上次还问了“寒侵瘦影”与“梦醒春风”怎么解释,二者怎么能够对仗。我想,您的意思是 侵 是及物动词,醒是不及物,不能对仗。我刚才花时间找了一些例子,供您参考。古人只分实词和虚词,没有我们现在区分得这么仔细,对仗在字面上一一能对上就可以了。
宿郡斋 明 · 宋登春
五言律诗
烛尽怜红影,诗成掉白头。
吴歌小榻夜,楚雨虚堂秋。
残梦醒余沥,轻寒仗敝裘。
鲋鱼甘涸辙,吾亦笑庄周。
游兴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庑下春停生计疏,救饥何处有陶奴。
三更梦醒邻家磬,独树声翻屋上乌。
小婢对门能质酒,病妻扫叶自烧炉。
故园江畔难归去,为报梁鸿欲适吴。
竹炉三首 其一 明 · 盛颙
七言律诗
唐相何劳递惠泉,携来随处可茶煎。
三湘漫卷瓷瓶里,一窍初分太极前。
吟苦诗瓢和月饮,梦醒书榻带云眠。
何当再读灵仙赋,千古清风道味全。
和西皋 明 · 许相卿
七言律诗
手启邮筒伐木篇,樵歌接响赖俱传。
吟安七字雪髭短,梦醒半窗山月圆。
澹泊閒心云共远,萧条生事俗无牵。
岩头卜岁邻翁贺,冰柱阑干冻瀑泉。
朱自清的《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⑺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⑻,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