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逻辑
- 鲁迅先生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故乡》里说:“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一个小孩,怎么能飞出来呢?但这个描写,我们不但不会觉得它不合情理,反而会觉得它非常形象,短短几个字,一下子就把孩子那种激动与喜悦的心情淋漓精致地表达了出来。
- 朱自清在他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里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清香”是嗅觉感受,“歌声”是听觉感受,怎么能用听觉感受的词来描写嗅觉感受呢?这不是有悖逻辑吗?但我们知道它不但一点也不突兀,而且非常形象生动,从来没有人挑战过这种描写方法。
- 李白在他的《早发白帝城》里写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怎么可能?轻舟要过万重山,起码得要个把月或者数年的时间吧,那猿一直啼鸣还不累死?这里,“轻舟已过万重山”当然是一种夸张,它虽然有悖逻辑,但我们不但不会挑战它而且会觉得它非常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