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塞主之词”辩】

本帖于 2023-10-04 14:05:1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唐宋韵 编辑

“穷塞主之词”辩

范仲淹是北宋的一代名臣和军事家,一位能文能武的通才。他的诗文也具有大家水准。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1043年)范仲淹有三年在西北的军旅生活。当时仁宗任命范仲淹与大将韩琦一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宋军在此地抗击西夏的袭扰。西夏是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国家,占据黄河中上游地区。

今天,范仲淹只有5首词保留下来。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渔家傲·秋思》,便是他在这次军旅生活中写下的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就被它深深地打动。它壮阔、优美、深沉,透着一种苍凉而悲壮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复杂心情。这是第一次用词的形式以豪放风格和大手笔去写边塞生活。假如范仲淹能以这种风格多写几首词,那么豪放词开创者的桂冠,恐怕就戴不到苏轼头上了。

近日,当再次仔细研读这首词时,我对欧阳修的一则评价,特别是后人对其解读感到极大的困惑。我无法同意历代词评家的理解,我认为他们对欧阳修的话有根本性的误读。我必须跟他们叫板。

北宋魏泰《东轩笔录》中说:“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 (意思是说范仲淹守边期间,作了好几首《渔家傲》[如今只存一首],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反映边镇之劳苦。欧阳修读后曾大呼“穷塞主之词”。)魏泰几乎是欧阳修的同龄人,所以这段话是较为可信的。

千百年来,这句“穷塞主之词”一直被解读成欧阳修“讥讽”范仲淹,人们认为欧阳修的意思是说,这词不像堂堂大宋的将领的作品,而像边境上一个寒酸的部落首领(“穷塞主”)写的。不管他们究竟怎样看待范仲淹,词学家们对“穷塞主”的理解不变。例如—

明代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希文(范仲淹)道德未易窥,事业不可笔记。“燕然未勒”句,悲愤郁勃,‘穷塞主’安得有之?”

清代冯金伯《词苑粹编》:范希文《渔家傲》边愁云,词旨苍凉,多道边镇之苦。欧阳永叔每呼为‘穷塞主’。”

到了近代,两位泰斗级的词学家(他们30年前还在世)也持同样的理解—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故词旨虽雄壮而取境却苍凉也。相传欧阳修见此词,戏呼为‘穷塞主’。”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末句,直道将军与三军之愁苦,大笔凝重而沉痛。惟士气如此,何以克敌制胜?故欧公讥为‘穷塞主’也。”

我坚持认为,上述大师们对“穷塞主之词”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两人的关系上看,都不能将其理解成欧阳修对范词的“讽刺”。

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岁,他一生对范仲淹极为尊重。他们政见一致,在朝廷政治斗争中相互支持。欧阳修两次冒着自己政治生命夭折的危险,为范仲淹两肋插刀。在前不久欣赏他的七律《戏答元珍》时,我交代了一些背景,这里不再赘述: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309/4872.html

范仲淹去世后,欧阳修还接受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的委托,为范仲淹撰写了2600多字的神道碑铭。他俩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的尊重,远非一般同僚可比。

“穷”字,在汉语里有两个常见释义:一是“贫穷”、“穷困”;二是“穷尽”、“穷极”。第二个意思也极为常用,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等等。而欧阳修“穷塞主之词”中的“穷”字,显然应该理解为“穷尽”。

“穷塞主之词”应断句为“穷-塞主之词”,而不是“穷塞主-之词”。也就是说当欧阳修读了几首范仲淹的《渔家傲》后,大呼“穷-塞主之词”—“您把戍边将领能够写的词都写尽了!”

这,才应该是欧阳修的本意!

 

博客中与网友有大量跟帖交流: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310/415.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赞成! -老梅林- 给 老梅林 发送悄悄话 老梅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14:49:00

完全赞同!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14:55:09

谢谢梅林、方外二位兄长的支持。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14:59:17

赞同,有理有据。估计后来的评者都被魏泰带偏了,而在那个时代,可能豪放词并不合当时对词的审美情趣,对创新不接受,魏泰才曲解 -godog- 给 godog 发送悄悄话 (219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17:40:26

谢谢。我更倾向于魏泰可能是“纪实”,而且他本人并没有误解,他也不认为自己那段会被误解。结果后来整个南辕北辙。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18:10:27

举双手同意!范公的这首词,我极为推崇,可见后世的文人骚客多是人云亦云, -好個秋- 给 好個秋 发送悄悄话 (27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21:30:10

谢谢。我想哪怕我challenge错了,我也不丢脸。我是个诗词爱好者,通过这个过程学习。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21:45:57

敢于challenge 巳经超出了丢脸不丢脸的范筹。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6:36:11

谢谢方外兄鼓励。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1:08:39

同意。谢谢分享。 -作业本- 给 作业本 发送悄悄话 作业本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23 postreply 23:54:56

谢谢。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9:07:43

先生所解 无疑是正确的。 【古】时贫与穷不同。贫:无钱;穷:无政治或社会地位。估计直到明或清才混同合用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20:05:41

李白 挥金如土、腰缠万贯 ==》 不贫;但 穷、因仕途不济。 王勃 不贫、但亦穷: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20:08:28

稍惊诧:文中那几位【古】人竟然 不懂 【古时】 贫与穷之【本质】区别。 易中天 也在某讲座之中提过此区别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20:10:07

谢谢。对于为什么,我有几点解释。另撰文。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21:28: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