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这位诗友跟贴交流。迟复为歉。
• 可能是内容偏多的原因,感觉转结两句和前面似乎有些脱节。 -Hope_Hope-
(0 bytes) (4 reads) 03/01/2022 postreply 13:05:19
主贴是我的这首七律习作。
壬寅年初乱像纷飞老梅林先生抄书我的厨诗一组读之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有题并向先生致敬致谢
铁甲纵深乌克兰,半城迷惑半城残。通宵警笛人憔悴,咫尺家园梦苦寒。
怕有梅花从此谢,更无风月向前看。去年闲字如初识,借得先生墨未干。
这首诗题很长,算是小序。内容一目了然,从时间,事件(不只一件),作者的情绪以及此诗的终极目的,一网打尽概而括之。
俄国军队是2月24号进入乌克兰(在那之前已经在边境以演习为名集结了不少时日)。此诗题于2月25日。
铁甲纵深乌克兰,半城迷惑半城残。
(国破山河在。作者显然是不能接受眼前看到的一切,估计部分乌克兰民众也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呼啸而过,而断瓦残垣却只能无言以对。)
通宵警笛人憔悴,咫尺家园梦苦寒。
(这一联是写的当时乌克兰城市和人民躲避俄罗斯空袭的实景。有家归不得,长夜更无眠。)
怕有梅花从此谢,更无风月向前看。
(这是过渡的一联。作者心中的苦涩,甚至恐惧,失望,甚至绝望,该怎么表达呢?直抒胸臆?曲径通幽?是大声而空洞?还是刺骨并且椎心?
作者在思考一番之后,写了举重若轻的一联。梅花,风月,是文人诗词里常见的物语意象。但是此处用"从此谢"和"更无",一改这两个词通常带来的闲逸美好,而是一种挽留不住的失去;"怕是",表达一种忐忑,是吗,不是吗,这份答案到底在哪里。)
去年闲字如初识,借得先生墨未干。
("去年闲字",就是老梅林先生笔录了作者的一组"厨诗",因为多是以小见大的文字,所以用了"闲"字。虽然这些文字只不过是去年的,但是其中那份过日子的心情在战争骤起前途未卜的当下来看,真是宛如初识不知如何以对,特别是先生一番好意淋漓未干而作者却没有办法完全沉浸在喜悦感激之中,这一份悲喜交加进退两难牵制擎辄的心情就姑且题成这样吧。)
诗成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第二日。作者的心理应该是"震惊"和"否认"这种状态。
这首诗的第三联意图完成从"实"向"虚"的转折。而后一半的梅花风月闲字新题,都是美好安宁的浓缩,是曾经的,也是未来的。
仅以此与诸诗友同琢同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