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阁下的建议。 我喜欢趁兴而做,一切都凭当时感觉而乘其兴、抒其情、发其感,包括当时所能联想到符合此词牌格势的字词,而一蹴而成,故往往就难合平仄了。因为有感觉的未必符合平仄,符合平仄的又未必够力达心(也许自己所识词汇欠缺,汗),这也是自己往往会在词牌名前加个“仿”字。
再闲聊下字词的平仄,据传这个问题历来都存在争论,因不同年代,官音的声调音韵都有不同和变化,这也是为何一种词牌,不同年代就会生出不同的变体来。而象《沁园春》这种词牌,除了格势,其调韵,对偶,平仄搭配,原本就比较自由灵活,故除正体外,其变体更达多种;如细查硬套,相信总有一款能套上,如实在套不上也可当新变体看,只求能抒其感,尽其兴,怡性养心即可。红楼梦四十八回谈学诗就曾言:”......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以上个见,贻笑大方了,再次感谢阁下的观赏和留言,也赞阁下这种多查多修的建议,并收下。最后祝新年快乐、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