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关于俺自己(对格律诗)赏诗作诗的审美标准

来源: 2021-04-07 17:58:0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此前贴中有提及“三三制”,应诗友垂询,汇报交流如下:

所谓“三三制”,是三个维度,每一维度有三个要点。

第一维度(形式条件):平仄、押韵、对仗。

 这些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只要涉及格律诗,自然要对照一番。关于这个维度,有一个延伸的老话题,就是新韵是不是值得推广,以后有机会另题交流。

第二维度(设计条件):立意、构篇、逻辑。

姑且把赏诗作诗,比作欣赏或建造一座房子。立意、构篇和逻辑就是关于诗这座“房子”的总体设计。一座房子不管漂亮与否,首先要保证合理的设计,否则,轻则功能失调,重则可能塌掉。具体来说:

立意。好比房子的设计高度(以及角度)。过低,浪费空间、浪费景致;过高则增加难度、增加风险。

构篇。好比房子的主体结构。安全、美观、实用、成本,都要兼顾考虑,使之相得益彰。反之,轻则平庸之作,重则败品。

逻辑。好比房子总体设计的科学性。没有合理的内在逻辑支撑的事情,难免似是而非、一厢情愿。

我认为,这第二维度最重要 。只要第二维度有质量,即便没有第一维度(比如不愿因格律舍意),不称律绝就是了,依然可以是好诗。但如果第二维度不合格,诗无“灵魂”,“房子”不能住。

第三维度(实施条件):表达、境界、心证。

表达。还以房子为喻,“外装修”如何,“内装修”如何,见仁见智,各取喜欢,各有精彩。但有一个重要前提,一定要保证第二维度的质量,不可任性。如果您无视第二维度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您敢拆“承重墙”,那只能“后果”自负了。关于表达中的另一个重头话题“用典”,改日另开题目抛砖引玉。

境界。这是一个主客观参半的事情。以诗为论,我认为有四个值得称赞的境界:至雅非俗,亦雅亦俗,似俗实雅,至俗至雅。我为什么不说“至雅至俗”而是“至俗至雅”呢,这是我的一个审美取向。

心证。简单说,就是“直指人心”。我的心,你的心,他(她)的心,如果一首诗,能引起直接的、广泛的、由衷的共鸣,那啥也别说,一定是好诗。

用心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