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就是个语言游戏,语文水平高,写的就好些,语文水平低,写的就差些。所以诗词就像英语一样,你得有基本的词汇量和语法基本常识,这些是要死记硬背的,记住了用熟了,才能熟能生巧,达到高水平。
因此诗词也是要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的,比如“绕树三匝”,“吴钩”,““丹青”,“青史”,”燕市筑“,”海舟琴“,等等这些词汇与典故,你必须使用,你造不出来,没有这些东西,你的诗词写出来也没有生命力!初学者就是要拼命尽可能多地使用这些古人的词汇和典故,以及相应的提法,比如“眼底吴钩”,你明白它的意思后,一定要想办法写出来了,加到诗里去;你用了,就添一份豪气;你写不出来,你就达不到那个境界。
比如我写的《吟洛神赋》:
罗衣璀粲妆,皎洁浴霞光。雾霭丝千缕,轻躯水一方。
灵犀河洛女,痴念魏王郎。顾望怀愁绪,惟余洛水长。
整个诗都是源于洛神赋,红字都是原话,试想你如果全用自己的话,是写不出来的,特别是初学者。我们所能做的,只能尝试用原著的语言和词汇总结成自己的思路,在继承的同时力争有所创新。当然当你熟悉了古典诗词的语境,水平到一定程度,你肯定能创造自己的新意出来。
所以我的结论是,熟读唐诗,先从模仿入手,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养成不写古不用典就不写诗的习惯,只要写诗,一定要用古、咏古,讲究有所本,用典故来说话,古意盎然,充满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