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清泉兄详细批阅点评,不胜感激,揖谢!
关于谋篇布局。余意老杜秋兴八首,晚年力作,家国情怀,沉郁厚重,格律严谨,气韵宏阔,鄙人自知才疏学浅,根本不敢妄动与诗圣同题追吟之意矣。诚如g兄所言,仅是借其韵字,以抒己感而已。故拙作并非因秋起兴,乃自作主张,以古今、仙侠、风雨、世事为题,仅借老杜秋兴之韵,梢涉秋字,以寄个人情怀也。
若今日诗友交流,同题共吟,步韵酬和,益增雅趣。而对老杜秋兴,余惟有仰视学习也。若欲与老杜同题同韵,非余不为也,实是不能不敢也,惭愧!莫说情怀气韵似老杜,仅以八首诗作同题能气韵贯通而意不相叠义不散乱者,恐已非易事矣。自忖弗能,且待高人比肩老杜而为之也。
若君以未能与老杜同题同韵而责之,在下惟有诚惶诚恐也。
因草草拟就,需推敲之处甚多,多谢老兄指点。以下几处,似可商榷。
1、“博物可藏唐石砧?“句,余意丈夫征战,嫠妇捣衣,安史之乱,与玄宗宠幸杨妃,轻信禄山有关,玄宗难脱干系也。若有人收藏唐代石砧,则或可寄思这段唐史,故结尾发以问句,似可兜住全诗也。
2、”河朔雄师偏弃进,关宁铁骑足难驰。“前句写岳飞北伐,胜利在望,却被金牌召回,冤死风波亭;后句写袁崇焕练关宁铁骑,奋力抗敌,令满人惧恨,却遭崇祯惨杀。大宋大明,均因残害忠良而丧于外族,一招不对,满盘皆输,实为中华两大痛史也,吾族当再三牢记之。此处故选此两典并举,似不为重复也。
3、”隐田山“,田,”田园将芜胡不归“之田;山,”锄豆南山下“之山,陶令频言,似不为重复。
4、”隐形匿迹“,形为身体音容,迹为行踪轨迹,两回事,似不重复。
5、”黑云如堵“,”堵“字,在此作名词,墙壁,黑云似墙壁,自可游移,亦可逶迤也。此处非作动词阻塞、阻止用。
6、”金剑“,以喻闪电,非雨线也。
7、”岸陂“,两个词,岸为堤岸,陂为池塘。《礼记·月令》”蓄水曰陂“。闪电划空,天地为开,何况岸陂,夸张也,如”黑云压城城欲摧“。
8、”西子影“对”八仙槎“,勉为宽对;第五首颈联改一下,意境及对仗似好一些。
9、其余选字之精泛,对仗之工宽,自是难与与老杜相较也。然见仁见智,无须赘述,容我再思再学也。
多谢清泉兄雅临点评,不胜感激,再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