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词的孤平,三尾平,三尾仄
网络搜索结果:
中国古人写诗bai,讲究平仄押韵。所谓平仄,严格意义上应当按照古人的读音。现代人写古体式诗,可以不必按古音,只要按普通话发音就可以了。大体说来,阴平、阳平算平声,上声、去声算仄声。这样,首先把平仄问题解决了。
古人写诗,平仄使用的规则如下:
1、在一个句子中,平仄是两两间隔使用的。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同时,相对应的下一句的平仄,应当与上一句正好相反。
2、上句的末字必须是仄韵,下句的末字必须是平韵。
3、七言诗的首句,末字则必须是平韵。
4、除第一句以外,奇数句的首两字平仄韵,必须与上一句(上一联的偶数句)相同。
5、偶尔为了词义的需要,可以打破这个规定,但一般来说,每一句中的偶数的字和末字,均不能改变用韵规律。
另外,即使偶尔打破规律,也绝不允许出现下述两种情况:
一是孤平,即一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
二是三尾平,即一句中最后三字全是平声字。
上述规律,是古人诗歌创作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并自觉加以遵守的。特别是唐以后的近体诗,严格执行上述规律。
根据上述规律,如果是七律诗,平仄韵应当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或者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时,近体律诗还有一个排比要求。如果是七律,则中间四句必须是两付对联。五律也是一样。
普通话分1、2、3、4四声,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小学就学过,不用多解释了。1声2声就是平,3声4声就是仄。三尾,就是对联的最后三个字,如果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即1声或2声),这样的情况就是三尾平。照推,如果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即3声或4声),就是三尾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