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拈一首还是口占一首?

本帖于 2020-04-23 19:29:1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ghertfort 编辑

口拈一首还是口占一首?

张嘴即来,即席而赋,信手拈来,就是说诗人思路敏捷,出口成诗,突出一个快字,一般都不经过大脑仔细推敲。

看到今人作诗,有人自题”口拈一首”,少见多怪,感到奇怪:口还可以拿东西吗?

(注:我家扣扣,就是用嘴拿东西的,干啥都是用嘴,就是不写诗。)

查了下古诗,看到古人都是用的“口占一首,没有见用 ”口拈一首”的。比如下例:

从弟嘉祚洎梁子芳拿舟追送醉后口占一首(明·欧必元)七言绝句

出关风雪酒盈卮,
欲学梁鸿赋五噫。
江上销魂今夜别,
西堂不似和歌时。

为什么古人没有用 “口拈一首” 的?好问题!我也不清楚,只是歪评一下,纯属凑趣。

我的祖国大宋朝有个叫 师范的大师,写了很多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中第七十七首这样说:

大惠老汉无端,
随后说难说易。
拈得口兮失却鼻。

看见了吧,拈字是提手旁,有个手字,是用手干的事,不是用口的。硬要口拈的话,会让人笑掉鼻子的。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笑掉大牙。

同朝的另一位,原妙大师,写了颂古三十一首,其五这样说:

攒花簇锦绝纤尘,
一度拈来一度新。
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缄口过残春。

啥意思?很清楚,一个意思,手拈口缄,口占手不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