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诗友点评。顺便把在另一诗坛给诗友们的回复拷贝在这里。

回答: 秋雨遐思(七绝三首)hpfclxc2018-10-16 19:29:36

复制如下:

谢谢曹版和秦兄的雅评和高见。

两位高手厉害,一眼就看出诗里意象多、议论少、立意不鲜明的特点。不过这是我的本意,因为别的诗都中规中矩地平衡“意象”和“议论”,所以这几首有意尝试一下不同的表现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的观点的影响,希望借用比兴替代议论,尽量使诗词有更多的蕴藉,给读者多留一点想象空间。秦兄说的“动词重复重叠”则是为了强调这种意象。看来这个尝试不是很成功,呵呵。

至于说“秋霜冬雪”,个人觉得不合时令的东西才更值得吟咏。初稿中“冬霜”有“初霜”、“雪花”、“冬寒”、“冬云”等几种方案,最后选了“冬霜”,主要是为了和“秋色”更对仗些。现在看来,可能“冬寒”或“冬云”可能会更好些。

曹版提到杜甫的“两个黄鹂”诗,我虽然不是有意模仿,但回头一看,确实有点相像。这里就顺便发点评论。

杜甫原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时的诗评家们有“杜之律,李之绝,皆天授神诣”之说。一般认为,杜甫一生绝句写得比律诗少,出色的更少。而且常常拿这一首作为例子,称之为“半律”。什么是半律呢?原来,古人吟诗作赋以至于一般文章的写作,有“起承转合”的讲究。其中“起”是开端,通常运用比兴手法,借物说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从情感和叙述上使之更加饱满;“转”是转折,从正面或反面立论;“合”则是将比兴阶段所运用的载体(他物)与转折时所用本体,作情绪、逻辑、意义上的揭示和升华,并以此结束全诗。

一般诗评家们认为,杜甫这首诗的的两联,极尽写物之工,然不相连属,只是律诗中的四句,是把律诗当作绝句写了。换句话说,就是缺乏议论和收官,也就是少了必须的“转”和“合”(甚至“承”的部分),所以就不佳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创作背景。据说老杜这首诗是在杜甫草堂完成入住之后作的,当时老杜刚刚受雇于严武。

再看这首诗的后一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句的“西岭千秋雪”,说的自然是雪山。那雪山代表啥呢?别人怎么想象我不知道,我个人则直接联系到“白头”。而“东吴万里船”呢?我则直接联想到远走高飞、重返故乡的意思。只要明白了这种想象,就会明白杜甫在这两句里的寄托和立意,才会明白这首诗的“转”和“合”之所在,才会明白这首诗不仅仅是写景的。换句话说,杜甫在这首诗里寓虚于实,把议论和立意巧妙地隐含在对实景的描写中。

如果这样的话,那为什么杜甫不像在另一首诗里“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那样直接说个明明白白,而让千年以来的无数读者摸不着头脑呢?这就与老杜当时的处境有关了。读者不妨想想,如果你自己刚刚找到工作,就在雇主面前大谈“思乡思出白头来,时刻惦记着何时能还乡”之类的话,会合适吗?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杜甫含蓄隐晦的写法和表达了。个人认为只有象老杜这种顶尖的高手,才能把议论和立意如此不留痕迹地隐藏在实景的描写中,这正是古人所谓的“羚羊挂角,香象渡河”、“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寻”的境界。遗憾的是,古往今来的诗评家们,多数缺乏老杜的这种想象力,所以对着一篇千古佳作,一脸茫然,不知所以。

显然,不是每一首诗每一种题材都应该或者都能这样写。但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却不可不知。

一管之见,欢迎诗友们拍砖。呵呵。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