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灭的烟蒂
黑夜里
一个摁不灭的烟蒂
躺在地上
目光如炬
倔强的尾巴徐徐升腾
镰刀形的月光
伞状的火焰
静卧如乌镇的石桥
浅唱似桐乡的流水
然后,酒神般舞蹈
冲出地平线
……
在变异与回归
分离与合璧中
引体向上
夜幕很厚重
却在烟蒂的朗笑中谢顶
2 戏剧人生
才露尖尖角的琴蛙
在万千虫鸣中失身
倾盆前夕的闷雷
引爆了干渴的凉爽
淫雨泼不灭的竹笋
炒熟后
鲜活在人们口中
尴尬照面的哈哈镜
不经意地自嘲
诠释出艺术的本质
令知音齐齐沦陷
寂寥中急促的敲门声
叩出一串串璀璨的星星
让惝恍迷离退隐黑夜
深海里的一弯镰月哟
带着地狱的刺青
升入新约的天堂
3 读你的瞳孔
寂寞是风趣的种子
痛苦是超越的标杆
音乐是艺术的圣母
绘画是裸奔的赤子
文学是碍口识羞的处女
间或又是灾难的沉钟
然《圣经》是沉钟的另类
友情是乏味的盐井
创作是解馋的佳肴
信念是沉淀的教养
死亡是累及的安乐
(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世纪50年代被打成右派后至文革期间先后三次入狱。他在监狱中,凭着机智顽强的品质,偷偷写下《监狱日记》,并缝进棉裤内,最终带了出来。1981年获得平反,1982年在友人的帮助下定居纽约。几十年来,他在文学艺术上孜孜不倦地耕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对不起曾经的艺术修养;他还说过,我就是这个犟脾气。有人越是想毁灭我,我就越是不让他毁灭。他的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令读者敬仰不已。
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2014年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温故》第二辑纪念专号,首次发表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灯(序)》。[1]
2015年11月,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担任。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