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关于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

来源: 相看不厌 2017-03-11 20:25: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1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相看不厌 ] 在 2017-03-11 20:59: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
作者高和义

http://bbs.vsread.com/thread-152333-1.html

 

一、孤平、孤仄。
1,孤平
对孤平,诗律学家们提出了三种说法:
⑴,平句中除句尾外只用一个平声字的。
⑵,仄句句尾三字形成‘仄平仄’的。
⑶,在句中任何地方形成‘仄平仄’的,一定要两个平声字连用。
第三种说法因其限制过多,普遍不被接受;
第二种说法,古体诗中三字尾‘仄平仄’是常用的句式,而近体诗里面,五言和七言拗句里面都有这样的句式,是拗句的主要变化形式,用得和律句一样普遍,若以孤平来论,都要推翻拗句的合理性,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服众。
第一种是最广泛被认可的说法,这种说法所指的,就只是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先说五言句式,这显然是平声字占优的一个句式(另一个‘仄仄仄平平’是平声连用,第一字用平用仄对其影响不大),如果‘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转成仄,就改变了句式的平声优势,仄声多而且相连,那么平声句轻快的特点就不能体现了。
到七言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是在五言‘平平仄仄平’的基础上加上前面的两字构成的,诗律里面认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都是属于孤平的,原因都是因为仄声多而且相连,平声少而且被分隔。‘仄仄仄平平仄平’(拗救句式),这个同样是仄多平少的句式,为什么就不被定义为孤平呢,其原因就是中间有两个平声字连用,直接加强了平声的效果。
根据孤平的理论探索,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定义:
在平声尾律句里面,必须要保证有一组连用的平声字,才可以避免造成孤平。
2,孤仄。
孤仄,是指在律句最后三字中,出现两平夹一仄,形成‘平仄平’。
孤仄的构成,又要将许多拗救的句式划分出去,如:
②式句的拗救句型‘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三种。另外有一种是‘平平平仄平’,其对应拗句是‘仄仄仄平仄’,这一种句式严重破坏声律分布的平衡,是属于理论句式,实际使用的人并不多。
只要是形成拗救,那么,实际上可以产生‘孤仄’的合律句式其实并不存在。
但换句话说,只要是不能形成拗救的,比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在上联没有拗句的情况下,下联用了拗句,那下联就形成了孤仄格局。
另一种说法是,凡是在句中形成‘平仄平’的两平夹一仄想象,都称为孤仄。这种说法不被诗家接受。
为什么孤仄的定义不是与孤平相对的呢?孤仄与孤平同是产生在平脚句里面的问题。平脚句会因为孤平而导致声调过重,仄脚句却不会因仄声字少而导致声调轻。仄脚句中,只要不出律,都会保持有两个或以上的仄声字在节奏点上,仄声字本身的特点就是沉实而有力,所以只要抓住节奏点的仄声字不变,仄脚句依然是显得强而有力的。

二、三平尾、三仄尾。
在律诗里面,诗句的后三字称为‘三字尾’、‘三字脚’。在古体诗和近体诗里面,三字脚的平仄配搭一共有八种:
平脚: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仄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脚和仄脚,前面两种,都是近体诗的常用句脚,带*的后两种,是古体诗的专用句脚。
第三种句脚在运用的时候,要和前面部分一起调节,以免造成孤平或出律。
三平脚、三仄脚(或称三平尾、三仄尾)就是指第四种情况。
三平脚、三仄脚被近体诗列为诗病,律句对联也沿用下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调式会造成后三字的声调全同,进而模糊后两个节拍之间的界限,使得整个句子缺乏抑扬起伏的语感,显得平板和单调。

总之:孤平、孤仄、三平脚、三仄脚等等,都是近体诗里面的声律概念,是诗病。创作、评鉴时都要尽可能地避免或关注。

 

======================================================================================

备注:By 相看不仄

个人认为,一般诗家对孤平和三平尾比较care, 但孤仄和三仄尾则见仁见智,没有形成共识,很多诗家并不以为然,这在唐人名诗中比比皆是,even 对仄韵律绝,如:

 

【竹里馆 】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来相。《= 孤仄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三仄尾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知多。《= 孤仄


 

【上谷送客游江湖】贾岛
莫叹迢递分,

何殊咫尺别。《= 三仄尾

江楼到夜登,

南台。《= 孤仄

所有跟帖: 

好文!多谢相看兄严谨治学之态度,受益匪浅,收藏学习! -momo_sharon- 给 momo_sharon 发送悄悄话 momo_sha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0:44:28

关于三平尾不能绝对听从所谓“律学家”的。。。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533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0:59:10

思在平水韵中可平可仄。 -momo_sharon- 给 momo_sharon 发送悄悄话 momo_sha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04:55

平水韵是宋人总结唐人的诗而归纳的。。。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176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13:30

的确,思一般作名词时多为仄,而作动词时多为仄,"相思"一定是平 -相看不厌- 给 相看不厌 发送悄悄话 相看不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17:41

律学家总结律诗的规律,为后人学写律诗提供帮助,值得称赞。。。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86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24:43

但目前诗词界也有认为“思”不论动名词均可用作平仄的看法。 -momo_sharon- 给 momo_sharon 发送悄悄话 momo_sha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35:28

如果那样的话,不就又没律可寻了?想平就平,想仄就仄。。。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37:39

只是说“思”这一字。李商隐那首如果用作仄声,就不存在三平尾一说了。 -momo_sharon- 给 momo_sharon 发送悄悄话 momo_shar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40:39

诗词界是不是有些掩耳盗铃?说“思”是仄音,难道读着也是仄音感觉?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2:02:16

有些字是可平可仄的如看,望,听,叹等,再加一个思也不多嘛(^_^)。个人觉得,这些大都是统计规律,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律”, -相看不厌- 给 相看不厌 发送悄悄话 相看不厌 的博客首页 (38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2:14:26

看,望,叹确实有的非普通话方言读平声,这是可以理解的。。。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2:22:56

谢谢庶士诗友的讨论,同意,今人一般所奉的近体诗,平水韵以及沈约八病说等等大都是唐代以后的人总结添加而成~~ -相看不厌- 给 相看不厌 发送悄悄话 相看不厌 的博客首页 (601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47:31

所见略同!????。。。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1:56:24

文学城怎么把谢谢符号变成问号,呵呵。 -庶士01- 给 庶士01 发送悄悄话 (98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22:00:29

好文大赏!收藏学习了! -潜东篱- 给 潜东篱 发送悄悄话 潜东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3:39:40

+1. -Meander001- 给 Meander0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5:28:52

多谢分享!!收藏学习!《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荷花清香- 给 荷花清香 发送悄悄话 荷花清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6:10:10

多谢分享!收藏了,慢慢学习。 -幸福生- 给 幸福生 发送悄悄话 幸福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6:23:55

好文!收藏了,慢慢学习。 -幸福生- 给 幸福生 发送悄悄话 幸福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6:28:31

谢分享,收藏了。 -Once-always- 给 Once-always 发送悄悄话 Once-alway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7:04:22

我认为转文中的孤仄也是在写平韵的大前下而言,但是备注后面例句中的孤仄都是给的写仄韵。不能有效支持"个人认为"的那段观点。 -墨瑞- 给 墨瑞 发送悄悄话 墨瑞 的博客首页 (86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7:43:42

谢谢墨师的交流。 -相看不厌- 给 相看不厌 发送悄悄话 相看不厌 的博客首页 (785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11:38:08

学习 -我要学诗词- 给 我要学诗词 发送悄悄话 我要学诗词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8:42:01

学习 -沙迦缅度- 给 沙迦缅度 发送悄悄话 沙迦缅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09:51:42

谢谢各位师友们来读,欢迎交流,共同提高,祝周末愉快! -相看不厌- 给 相看不厌 发送悄悄话 相看不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7 postreply 11:47:16

慢慢学习消化 -Willie_USA- 给 Willie_U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3/2017 postreply 05:47: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