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一个大唐女孩子,她的名字终因其天籁之声而成为了一支词牌名。
很难想像是怎样破云裂锦的美妙声音得于从盛唐一直传颂到了宋朝的长短句之中。
传说唐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都安排念奴暗中随行,待宴会酒过三巡,宾客的声音逐渐喧嚣淹没了音乐时,高力士便高呼念奴出来歌唱,念奴高亢而婉转的歌声一起,大家便安静下来细细欣赏,为她伴奏的二士五名乐师,无论如何使劲的吹秦,乐声也无法掩盖念奴的歌声。
念奴色艺双全,为当时一代歌后,但一直没有被招进宫,传说是玄宗体恤民情,希望念奴在民间多为百姓歌唱。但我则以为应该是玄宗的枕边人出的良策吧!让后宫中少了一位可有可无的幽怨嫔妃。当然这正好成全了念奴,使她的动人歌喉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于是,我们今天有了念奴娇的词牌。
每逢一说起念奴娇,人们马上就要说苏轼,辛弃疾,然而我却觉得,念奴娇因一位天籁歌姬而得名的曲调,就应该是婉转曼妙的、浅唱低吟的婉约花间词。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李清照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姜夔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
(这篇是我的姐姐编辑的,她因为在国内无法登陆文学城,只能我代替她来发稿。)
若喜欢我们的文字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书闲时间 或直接识别下图的二维码即可。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