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

来源: 玉珊珊 2016-09-09 09:22:5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4 bytes)

《诗经》的韵是上古韵,上古无舌上音、轻唇音。

汉代的韵是过渡阶段,从《诗经》的上古韵过渡到以《切韵》为主的中古韵。

说到《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广韵》根据《切韵》、《唐韵》修订而成。

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 。今人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

《中华新韵》:是近代以普通话为读音和《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划分为14个韵部的新韵。

古诗韵讲究平仄格律,中华新韵则不讲究平仄格律,完全为现代诗服务。

所有跟帖: 

新韵当然也讲平仄了。其四声(阴阳平,上,去)雏形可见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为元曲用韵。曲韵平仄格律,比诗韵还严格。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679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09:39:08

转篇文章<古诗词中的入声字该怎么读> -玉珊珊- 给 玉珊珊 发送悄悄话 (7111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1:13:17

多谢交流。各种南方方言读入声均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成短元音。简化成轻声似乎不大对,比如入声韵的词《声声慢》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608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1:46:19

该文作者还没有考虑到,现代读轻声的字,如“子”“了”在古韵中都不是入声字。所以这个近似是没有根据的。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369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1:57:18

最早古人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母音写诗的,后来有人照一些名人的诗词,编辑了韵谱。 -研究研究- 给 研究研究 发送悄悄话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页 (575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08:41

研兄说的是。其实隋朝《切韵》的产生,正是因为五胡乱华之后北方和南方的汉语读音出现了区别,为了重新统一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163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16:49

楼上“我要学诗词”的新诗用了个“排”字,现在的人就很难读出Pa的音了。所以就值得商榷了。 -研究研究- 给 研究研究 发送悄悄话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18:14

现在上海话到是用Pa音。 -研究研究- 给 研究研究 发送悄悄话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20:41

南方方言更接近古韵,比如无锡话“爷”读“牙”,和平水韵是一致的。但南方方言甚多,到底哪个更接近也不好说,或许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119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23:16

南方很多地方一个村就一个音。我想古代可能不同的音更多,不会比现在少的。春秋时的各国的话就是不同的。 -研究研究- 给 研究研究 发送悄悄话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28:43

十分赞同!据说孔子教学用的是“雅言”,或许就是周朝宫廷的普通话吧。估计苏、张到各国游说,也得用“雅言”。:)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30:41

要不是孔夫子整理了诗经,可能诗经也会像其它地方的那些古老的诗词一样流失了。 -研究研究- 给 研究研究 发送悄悄话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2:38:04

孔为“夫子”是大功。:) 楚语需要翻译,这个我觉得倒是靠谱,那楚王本来就不是周天子封的,自然和中原口音差异不小。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8:24: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