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指出,从句法结构上看,下面两个对仗是主题句的从属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一般来说,主题句简洁,从属句复杂,比较容易围绕主题展开意义。“锦瑟”就遵循了这个惯例,
因为在这两个对仗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个从属于主句的主谓结构,可以简化为:梦迷蝴蝶,心托杜鹃,珠有泪,玉生烟。这些是这首诗歌中表达意义的最重要的意象。千百年来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如对比类似的语境判断文字表达的深意或者隐情,考查历史,文字考证等等解释这些意象的意义。与之相比,当代批评理论着重通过理清语句与思维结构内部存在的各种复杂关系从而确定文本的意义。比如“梦迷蝴蝶,心托杜鹃”这两个意象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主体的梦想与心思都要通过客观外物(蝴蝶和杜鹃)表达。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锦瑟演奏梦想与爱情是种特殊的艺术,它需要用客观参照物传达主体的意义,而不是由主体直接把这个意义说出来。因此,这两个意象显现了艺术的本质:艺术不是通过主体直接表达思想或者感情,而是要通过媒介或者客观参照间接的表达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说艺术是与主体的思想与感情隔了一层的再现,而不是主体的思想和感情的直接呈现。隔不是问题,而是需要,即创生多重积极意义的需要。因为只有在“再现”里,意义才有丰富发展的空间。这两个意象的定语只是扩大了这种再现的规模和意义,因为它们都是与文化有关的典故。同时也暗示,锦瑟的艺术魅力和这两个文化典故具有同样的规模和影响力。因此可以说 “锦瑟思华年”就是思考甚至盼望艺术创作的华年。
接下来讨论“珠有泪,玉生烟“中的客观参照珠和玉。这两个主体所称谓的意义可以和它们前面的地点状语“沧海月明”,蓝田日暖”的结合看出来:1)珠有泪是因为珍珠埋在月光照射的大海下面,鲛人要下潜,看蚌壳有没有分泌物流出来,有泪的里面才有珍珠;2)在日光照耀下的蓝田,采玉的人根据烟判断哪儿有玉。根据艺术是种再现的惯例:通过一物写另一物,用这个故事讲另外一个或者几个故事。这一联比上联在意义上就更为深入。它至少表达两重意义:1)价值或者才华被埋没在大海和土地的下面,与日月隔了一层,2)希望爱惜才华的人像鲛人或采玉的人一样作一番发掘工作,从表面流露出的迹象中发现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