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
人间自有白无邪, 清水心情正浣纱。 孑淡安聋不知笛, 隐于春秀远繁华。
所有跟帖:
•
七绝,白桃花
-泥鳅儿-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4:30:32
•
笫三句的知字出律了,好像,可能,貌似,也许。。。
-墨瑞-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5:43:55
•
墨墨好!第三句用了特拗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好像说可以。
-泥鳅儿-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6:10:59
•
好像只有律诗第七句这样用
-墨瑞-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7:16:59
•
哦,是这样。。。
-泥鳅儿-
♀
(17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7:21:25
•
别哭,有王之涣挺你!:)
-阿留-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8:18:47
•
七绝也没有问题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哪。(也是七绝第三句特殊拗)。
-阿留-
♂
(146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8:17:59
•
凉州词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墨瑞-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8:27:39
•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墨瑞-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8:28:18
•
谢谢阿留、墨墨!这首诗改改写写,学到了很多。
-泥鳅儿-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9:04:10
•
Good point! 等俺有空再找找。不过唐代的“词”,有相当一部分和绝句几乎无法区分。比如白、刘唱和的一组《杨柳枝词》,除了
-阿留-
♂
(65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9:38:38
•
杜甫:“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阿留-
♂
(388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10:34:46
•
此组诗题为"。。。口号。。。",我理解应该是随口而吟。这种特拗,因为动了第六字,破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究"的格,造成失粘失对
-墨瑞-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4:26:43
•
此种特拗唐人用得极多,因此说它出律恐怕不妥。这也是律句的一种形式。个人理解,这是为了增加格律变化。您说的常在律诗第七句用,有一定
-阿留-
♂
(756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5:12:44
•
正是江南好风景;休问粱园旧宾客;日暮东风怨啼鸟。
-jiangt2004-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6:29:31
•
"正是江南好风景",这句俺咋没想起来,呵呵。多谢江兄指教!
-阿留-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7:56:46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泥鳅儿-
♀
(168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8:21:36
•
挑出来的这些例子,一二句对仗的多,所以我怀疑是律诗遗存的后四句。尤其这首西子湖。
-墨瑞-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9:20:25
•
很好的视角。绝句,有人说其起源为“截句”,就是截取律诗的一部分。如果按照这个原理,特拗在律诗中可用,在绝句中也自然可用。
-阿留-
♂
(218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10:09:02
•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说可以,是变格。
-jiangt2004-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17:40:30
•
下载了一本,正在读。关于特拗句,书中的举例还都是用在律诗里。不过,在读别的章节中,遇到了与首绝句中的应用。写在上面哈。谢谢!
-泥鳅儿-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8:18:14
•
欣赏好绝,问候!
-阿留-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6:21:46
•
久不见,问好!
-泥鳅儿-
♀
(0 bytes)
()
03/16/2016 postreply
06: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