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无双:评《中华好诗词》

举世无双:评《中华好诗词》

 

廖康

 

 

我一直在看河北卫视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中华好诗词》,一场不落。这台节目不仅是背诵中国的优秀诗词和古文,而且有大学士点评,结合声乐、器乐、视觉艺术和游戏竞争,并将各类参赛者的背景、特长、性格、表现、反应、表情等等都如实地呈现在舞台上,是我看过的中国最好的寓教于乐的大型电视节目。我相信国内肯定有各种好评,但我想从国际,尤其是英美的视角来评论这节目。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望尘莫及。

 

这种节目在英国和美国都没有,在整个西方世界都不可能存在。我的专业是英美文学。我在英国研究莎士比亚获得硕士,在美国研究现代文学获得博士,在英美生活近三十年,在大学教书二十多年,对西方人的文学素养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要说普通英美百姓不会背诵这么多英文诗歌,就是英文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不会。当然,他们很多人都读过一些诗;英国诗人中可能读过乔叟、米尔顿、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拜伦、济慈、彭斯、丁尼生、布朗宁、迪伦的作品,但你如果提起斯宾塞、本·琼森、马洛、蒲柏、骚塞、布雷克、柯勒律治、德莱顿、唐恩、塞缪耳·约翰逊、艾略特、拉金、泰德·休斯、奥登、谢默斯·希尼,他们就很可能不知道了。还有人企图纠正我:“司各特、哈代、劳伦斯是小说家,不是诗人。”美国诗人中他们可能听说过朗费罗、惠特曼、弗罗斯特、卡明斯、狄金森、兰斯顿·休斯、埃玛·娜莎罗斯、玛雅·安吉罗,但很可能不了解庞德、桑德伯格、史蒂文斯、威廉姆斯、金斯伯格、沃伦、罗伯特·布莱,等等。同样,他们也可能会错误地纠正你:爱默生是哲学家,爱伦·坡是小说家,他们不是诗人。更不用提背诵以上所列这些人的诗歌了。只言片语当然有人能够道出。背诵全诗?我只认识一位文学教授有这本事。没有对诗歌广泛的爱好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当然不可能搞得起类似《中华好诗词》这种节目,也不会有多少人观看。

 

与此相反,《中华好诗词》的参赛者可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学的专业人士。工、农、兵、学、商各界都有人参加,还有家庭妇女、小孩和留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大家各展才华,共同欣赏中文诗词歌赋的雄浑、优美、精妙,享受各种格调的意境、音韵、 意象,追溯文辞、成语、格言的来源。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世界各地有这么多人如此喜爱中文诗词,不仅广为人知的名诗能够倒背如流,比较少见的词句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节目当中。与此同时,各种和诗词相关的历史、传说、掌故、逸事以及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连带着纷纷呈现,让观众享受中文这种独特文字所孕育的丰硕成果,让观众感受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这种话在谈论祖国大多数成就时往往有自吹之嫌,因为我们已取得的各种成就西方人早已取得,在许多方面我们还需迎头赶上。不仅在理工方面是这样,在文艺方面我们也在向西方学习。但是这种话在观看《中华好诗词》时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因为西方没有这种节目,而且不可能有这种节目。其原因不仅在于中文诗词本身的魅力,更在于广大中国人民和使用中文的人对中文诗词的普遍热爱。这可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培养起来的情趣,而要归功于几十代,上百代的传承在我们文化机体里形成的诗词基因。其它国家的文化我不够了解,只知道土耳其仍有史诗说唱;伊朗对诗人特别尊敬,据说诗人的纪念碑比国王的还多。但我对美国朋友们说起《中华好诗词》时,他们只能望洋兴叹,认为美国人再过一百年也休想有这种节目。而且这台节目是每周一次,形式时有更新,毫无后继乏力的征象。今天,第四季度刚刚结束。我衷心感谢河北电视台给中文观众带来如此美好的精神享受。祝愿这台节目持续繁荣,更上层楼。

 

以下链接可供感兴趣的海外人士在星期日,中国播放的第二天观看最新的节目,也可以追溯以前各期:

 

http://v.sogou.com/tvshow/wxt4vu553lcl6igw2c52vowdzkv3jsq.html?noClassify=true

 

2016年3月5日

所有跟帖: 

多谢【廖】兄与大家分享! -湖墅STL- 给 湖墅STL 发送悄悄话 湖墅ST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5/2016 postreply 21:05:16

首先归功于中国古诗词简洁隽永,朗朗上口,容易背诵。英美诗歌往往长得多,读下来可以,背下来不容易。但美国也有致力于推广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273 bytes) () 03/06/2016 postreply 07:35:14

十四行诗不算长吧?但除了一位文学教授外,我再没听到任何一个美国人能背下一首。你可以说so what,可以认为诗没用,Oscar -廖康- 给 廖康 发送悄悄话 廖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16 postreply 08:28:55

Oscar Wilde早就说了:Art is useless. 但他说这话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After all, we do -廖康- 给 廖康 发送悄悄话 廖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16 postreply 08:29:51

After all, we don't live on bread only. -廖康- 给 廖康 发送悄悄话 廖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16 postreply 08:30:20

“可以认为诗没用”,呵呵,您想到哪里去了。上这个坛子的人,没有不喜欢诗的。:)十四行诗,相对俺们的“白日依山尽”,也是太长了也。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262 bytes) () 03/06/2016 postreply 08:51:06

中华好诗词浩瀚无边,被大家广为背诵的只那么几百首,没啥好吃惊的吧 -秦照- 给 秦照 发送悄悄话 秦照 的博客首页 (71 bytes) () 03/06/2016 postreply 11:55:41

康兄好文。我80年代中听过一50余岁的老美教授的课,英诗背得朗朗上口。可是上英美文学课,教授问谁还读诗,两百学生中只有几人举手。 -南方客- 给 南方客 发送悄悄话 南方客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3/07/2016 postreply 05:43: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