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曲师点评讨论!每次和您讨论都受益匪浅,可谓“发言有益”。即便观点不尽相同,也可促使我去查阅更多资料。

来源: 2015-09-14 12:27:5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关于“怀中侬”这句,我看这里无法准确判断,如是写给情人的,作“你”解更切;如是自遣,作“她”“人”解均可。另,在线《新华字典》里也

一例:[方言]∶你〖you〗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杨维桢《西湖竹枝集》 ”

http://xh.5156edu.com/html3/2907.html

又找了宋人一例,比较确定为“你”的意思,在跟贴里,也加入了主贴:

"送趙希郮(宋·王質) 集英殿下識乃翁,遺愛樓前又識

还有两个疑似的,有点吃不准,但从标题和上下文看是“你”的可能也比较大。也请您过目:

赠王竹窗(宋·许月卿)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显示自动注释

若欲相寻向竹边,开窗着屐更谁先。定有一轮穿密密,可无数点洗涓涓。

茂林从昔于好,太极遥怜似我圆。钓竿莫惜分新绿,更割半窗潇洒天。

 

寄仙岩元上人(宋·许景衡)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显示自动注释

龙穴梅潭抱岭斜,忆曾同试雨前茶。稍须林壑开云叶,便倩儿童汲井花。

一别仙山空梦寐,五年边塞走尘沙。会须觅片閒田地,邻舍如有几家。

前一首巧嵌朋友的名字,特别喜欢尾联。颈联出句如解释为“人”“别人”,则感觉和“赠”的主题有点不搭了。解释成“你”,朋友名“竹窗”,茂林当然对竹好啊,扣得紧凑。后一首如果解释成“我”或“他“,也和上下文不大符合。这茶是在上人的“仙山”喝的,现在想念故人,故侬解释为“你”似乎最妥帖,盼再与君为邻。理解成“我”则变成自夸了,“人”“他”则不搭边。

个见:今人如要把“侬”用成“我”的意思,还是上下文点明为好,以避免误解。或者干脆换成“吾”“奴”。毕竟,我们写的诗都是给今人读的,“侬”=“我”这个意思,对今人来说有点生僻。至于我自己,应该是不会去碰这个“侬”字的。俺本不是吴越人,一般也不写换位情诗,何必去客窜,呵呵。如不是上次跟您讨论,”阿谁“这样的词我也不会去用,因为不大符合我的语言习惯。和您这些讨论,完全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觉得有趣,希望搞清来龙去脉而已。

关于字典里把方言和古语割裂的写法,我是有点保留的。方言是有传承的,而古语中“侬”的用法确实来自吴越。从历史发展来看,词语变为狭义(或广义),比意思满拧的可能性要大些。

旧侬新侬的例子,本文也举了,我也赞同此处是“人”的意思。另外在线《辞海》把“新侬”解释为“新情人”,新欢,我是不赞同的,理由在文中已经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