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举多少列子才算够?~,尤其是孤仄的,太多。而且我认为以所谓”上佳流传之作“做衡量标准,已走入一个误区~。

来源: Eragon 2015-08-22 22:57: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16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Eragon ] 在 2015-08-22 23:49:5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个【蜀相】就出现孤仄两次,夹平一次。白居易俺翻了几页已举出十几个”夹平“, 多少说明点问题吧~。 另外,所谓的孤平,夹平都是后世添加的有争议的规矩, 而唐宋之人,尤其是唐代没有这么多规矩。就律绝而言, 后代王朝反而无法达到唐的高度。 俺觉得,越限制越没落~。 

就算所谓名作,不知道唐诗三百首里面的律绝,算不算名作?俺随便翻了几首绝句,孤仄的就不少

比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还有
 
野渡无人舟
 
洞在清溪何
 
月落乌啼霜
 
等等, 俺翻了16首7绝, 孤仄已有5首,不知道这是算不算多呢?估计您还是认为不能说明问题,呵呵。 
 

有二四六分明,已有节奏上的顿挫, 而韵律韵律,只要押韵,就已经有了60%的韵味,就跟现代歌词包括现代诗歌类似。 

后世总结孤平,夹平等规则的同时总结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您不认可这个规则,属于支持夹平这一派的,就的确没有讨论的必要。 当然,我认同如果能用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类似这种平仄一字不差的正格,当然最好。 夹平之类的,如果轻易就有替代的字,当然向正格靠。但没必要在1,3,5位置为这种所谓正格牺牲好字,或浪费太多时间~。 

 

俺的个人观点,没法强加给任何人~。 大家在平仄上,俺希望简单就好,唐宋都不太严格遵守的,何必给自己横添枷锁?~:)

 

因为没有定论,因此学术界争议不断。 初学者,我觉得秉承1,3,5 不论, 2,4,6分明, 再了解孤平,三平,和最简单的本句孤平自救,1,2种对句拗救,律绝的规则就没什么了,应该是在1,2天就能理解的东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