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始迎春,年年聚此辰。
燃篝驱积冷;击鼓舞轻尘。
奔逐童心乐;扶将老意亲。
今宵难入寐,陌上笑声频。
20150430
《瑞典四月始迎春》
瑞典地处北欧, 春天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十一月开始飘雪, 次年四月还会飞霜。大诗人雪莱那句“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 用在瑞典就不太确切。相比之下, 还是中国诗人艾青说得好, 春天是“经过了漫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令人困乏的期待”, 才来到人间的。因此当夜莺在三月的凛夜, 发出第一声滴溜溜鸣啭时; 当苹果树粘着四月的轻霜, 绽出第一点新芽时, 瑞典的报纸电台, 就一片欢呼:春天已经来啦!
这样艰难来临的春天是值得欢迎的。每年四月三十日, 是瑞典的迎春节。这一天下午, 年轻的大学生们都聚在校园里, 他们跳, 他们唱, 他们如孩子般互相追逐。学校的乐队, 拉响嘹亮的铜号, 吹起欢快的长笛, 敲起叮咚的洋鼓, 欢呼春天的到来。年青的姑娘, 早迫不及待地脱下冬衣, 换上轻俏的春装, 踏着音乐的节奏, 跳起热烈的舞蹈。那些白发的教授, 也和年青人一起, 亮开歌喉。歌声令他们忘却了自己头上的稀疏, 脸上的斑驳。人生易老春不老, 且抛开岁月的哀愁, 去欢迎又一个春天吧!
迎春最热烈的场景在夜晚。这一天全国各大公园里, 都用经冬枯萎的树枝, 搭成有两层楼高的篝火架。人们从傍晚起, 就守在旁边唱歌。孩子们唱得稚嫩, 老年人唱得深沉, 姑娘们唱得轻飘。一直唱到夜幕低垂, 繁星点点的时候, 才把这篝火点燃。一刹时, 几十条火龙, 交缠着, 追逐着, 呼啦啦向夜空卷去。一股巨大的热浪, 把人人的脸庞烘得红通通的。年青的伴侣, 一个个携手进场, 围着篝火跳起舞来。他们矫健的身影, 挥舞的手臂, 映着通红的火光和深沉的天幕, 望去就像一幅油画一样。
当年青人围着篝火狂歌漫舞时, 那些带着孩子来的中年夫妇, 就在树荫下深长地亲吻起来。那些已走过大半辈人生的老年伴侣, 往往更紧地依偎在一起。迎春激起了爱情, 爱情和春天是分不开的。有幸在一起迎接春天的人们, 是幸福的。
(旧文,曾载北美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