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神韵,有好的表达方式,可能能添彩,但改变不了诗的整体神韵,或者拟人化,叫气质。
甄嬛传用了甄嬛体,还是改变不了甄嬛传整个连续剧讲的故事和传递给观众的故事,传递给观众的感觉。
或者我们用甄嬛体改编了三国演义,整体的三国演义的故事性,还是三国演义本身,不会变成宫廷剧,甄嬛体三国传递的东西,还是三国。
所以,诗,整体讲,还是要讲出你的东西,你要描述的境界,你描绘的画面,你传递的情绪,否则就是木美人,味同嚼蜡。
文字看起来美和诗成为好诗,有关联,没因果。
比如这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放在哪里都是名句。
还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些句子,写成古诗,现代诗,散文,都一样美,他们是用文字表达了情绪。做了一幅画。
还有前两天看笑坛的围棋帖子,提到歌德在《浮士德》的最后,用“太美了,请停一下吧”。 这一句之美,难以言表。
附上买煎饼的甄嬛体,大家自己看吧。再怎么在文字上求美,求平仄,也改变不了“煎饼别放葱”,所以句子到很美,典故用得很好,只能出不错的东西,还不能叫好诗,算中人之姿吧。所以出好诗,还是要加大阅读,有自己的理解和情绪。
甄嬛去路边买煎饼 甄嬛:“阿姨,这碎碎的一抹青翠,好似乱坠了丫头的眼,平摊于日下,
甚是沁人心脾。提神醒脑可是极好的!若忍心炙烤煎熬,蔫萎而焦灼,岂不是辜负了?”
阿姨:“说人话!”
甄嬛:“煎饼别放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