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甄嬛体的角度看诗

诗的神韵,有好的表达方式,可能能添彩,但改变不了诗的整体神韵,或者拟人化,叫气质。

 

甄嬛传用了甄嬛体,还是改变不了甄嬛传整个连续剧讲的故事和传递给观众的故事,传递给观众的感觉。

 

或者我们用甄嬛体改编了三国演义,整体的三国演义的故事性,还是三国演义本身,不会变成宫廷剧,甄嬛体三国传递的东西,还是三国。

 

 

所以,诗,整体讲,还是要讲出你的东西,你要描述的境界,你描绘的画面,你传递的情绪,否则就是木美人,味同嚼蜡。

 

 

文字看起来美和诗成为好诗,有关联,没因果。

 

比如这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放在哪里都是名句。

 

还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些句子,写成古诗,现代诗,散文,都一样美,他们是用文字表达了情绪。做了一幅画。

 

还有前两天看笑坛的围棋帖子,提到歌德在《浮士德》的最后,用太美了,请停一下 这一句之美,难以言表。

 

 

附上买煎饼的甄嬛体,大家自己看吧。再怎么在文字上求美,求平仄,也改变不了“煎饼别放葱”,所以句子到很美,典故用得很好,只能出不错的东西,还不能叫好诗,算中人之姿吧。所以出好诗,还是要加大阅读,有自己的理解和情绪。

 

甄嬛去路边买煎饼 甄嬛:阿姨,这碎碎的一抹青翠,好似乱坠了丫头的眼,平摊于日下,

甚是沁人心脾。提神醒脑可是极好的!若忍心炙烤煎熬,蔫萎而焦灼,岂不是辜负了?” 

阿姨:说人话!” 

甄嬛:煎饼别放葱!

所有跟帖: 

乐!喜兄周末愉快!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5:24:01

拜读。沁文陋识(1)意境乃最高境界(2)一个人诗词意境由性格经历大抵注定、甚少改变/善(除大变) =》不必刻意追求^_^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2384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7:12:17

诗词艺术之类LIBERAL事物不同于理工科之学而渐进,即便渐进亦大抵属于量变,达到质变甚难,天生因素甚重。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6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7:20:05

赞同。佳句从渠至(仄仄平平仄),精雕反失之(平平仄仄平)。: )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7:24:39

赞留侯正格!^_^ 。。。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7:25:42

哈!喜见也用上“从渠”了! -胶老爷- 给 胶老爷 发送悄悄话 胶老爷 的博客首页 (67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8:21:27

对,实际很多名诗人最后的诗都是人的性格修养自己。因为同样的景物,通过诗人的眼睛发现,再透过内心感受,变成诗。 -喜大普奔- 给 喜大普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4 postreply 11:09:09

"文字看起来美和诗成为好诗,有关联,没因果。" 有见地! -胶老爷- 给 胶老爷 发送悄悄话 胶老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8:07:20

有道理 -寒青- 给 寒青 发送悄悄话 寒青 的博客首页 (201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8:16:05

其实就是内容高于形式。呵呵。有情有景有韵律有美,文字有感染力,好诗也。 -yxtjy2010- 给 yxtjy2010 发送悄悄话 (246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21:49:34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意境基于形式、超乎形式 。。。 -沁文----古来客- 给 沁文----古来客 发送悄悄话 沁文----古来客 的博客首页 (6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21:59: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