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韻味

来源: 海外逸士 2014-01-15 06:43: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2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海外逸士 ] 在 2014-01-16 18:13:3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詩屬于什麼體並不決定于它的形式(即字數)﹐而決定于它的韻味。沒有韻味的詩不
能算詩。有韻味的詩﹐不管它的形式如何特殊﹐沒有人可以說它不是詩。如陳子昂
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中國的詩始于“詩經”﹐大多為四言﹐讀之古意盎然。到了三國時期﹐曹操也寫了
許多四言詩﹐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 暮年﹐壯心不已。”其古意雖不及詩
經﹐但還屬于詩經體。後來發展到五七言時﹐如謝靈運﹐鮑照等人的詩﹐尚無平仄
格律﹐其韻味屬古體詩。到了唐初﹐開始講究平仄格律﹐但尚不嚴格﹐所以崔顥的
“黃鶴樓”詩前四句無平仄﹐後四句有平仄。到了李杜時代﹐平仄格律才最終形成。
杜甫是最遵守格律的﹐但還有不少出律的拗句。但那時詩的韻味已屬于當時稱作
“近體詩”的古詩韻味﹐與五七言的古體詩又不一樣。而新樂府體詩﹐其韻味不同
于格律詩﹐也不同于排律。排律屬于格律詩﹐只是多于八句。八句的律詩在三、四
兩句(頷聯)及五、六兩句(頸聯)中要求用對仗﹐越工整越好。這更構成了格律
詩的韻味。

有的詩雖然有點平仄格律﹐但不屬于古體的詩﹐因為韻味不同。如清初的“剃頭歌”﹕
“見說頭堪剃﹐我亦欲剃頭。有頭皆可剃﹐無剃不成頭。剃且由他剃﹐頭還是我頭。
君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就其韻味來看是屬于打油詩一類的。到了大陸的所謂
“大躍進”時代﹐出現了一種新民歌體﹐如“工人階級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其韻味又不同于打油詩。有的人要想寫古體詩﹐結果用的全是口語化的詞﹐甚至政
治詞匯﹐結果其韻味既不像古詩﹐又不像打油詩﹐也不像新民歌﹐是個非驢非馬的
四不相。

再說詩和詞﹐不僅是字數不同的問題﹐其韻味也完全不同。有人寫的詞﹐其遣詞用
句完全沒有詞的韻味﹐倒像是新體詩。不同的詞牌可以填出不同韻味的詞﹐有的豪
放﹐有的委婉。所以要表達什麼意境韻味﹐就要選擇哪一個詞牌。

所有跟帖: 

学习了。谢谢逸士,问好! -ling1984- 给 ling1984 发送悄悄话 ling1984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09:56:34

谢谢! -石蝶- 给 石蝶 发送悄悄话 石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10:26:12

多谢分享 -约翰88- 给 约翰8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10:26:42

多谢前辈分享。崔颢和李杜应该算是同时代人吧, -阿留- 给 阿留 发送悄悄话 阿留 的博客首页 (150 bytes) () 01/16/2014 postreply 10:20: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