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作者,只是抛出我一个古诗爱好者关于古诗评价的观点---我的说法自有语境,承前几日的平凡诗集而来。见大家对诗的好处只字不提,而只纠结与格律的齐整,我觉得这有欠公允,也是一个遗憾,故因此脉络,提出评诗之本还是看情感内容的感发,并非刻意要为作者强辞辩解。
关于这首,我的感觉是作者有感与某些现象,有感而发,且似乎有讽怨之意。
夜长、波平两句,是两种对比,首句春梦之暖之美,常为长夜所寒;而只有风平浪静的湖面,才看见到秀美高远的山峦---西湖的风景就是如此。
然后由远及近,由夜到晨,樵农在山林,长啸一曲,惊动了林中的禽鸟小兽,樵夫只为砍柴,本无意伤害这些生灵,只鸟兽不知,反自坏了宁静。
读诗,不必刻意,能感受作者的心境,有所共鸣,此诗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