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那么就与您谈谈我的想法

本帖于 2013-11-08 04:58:0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nuts000 编辑
回答: 那么就与您谈谈我的想法yuanxiang2013-11-06 19:51:34

关于诗词的格律,我和您的看法大致一样,就是在遵守的原则下允许变通。也就是一不能太活,太活就不成方圆;二不宜太死,太死就因形伤意。对初学者,以遵律为主,以利入门。对入门者,容许变通。唐人常建那句“潭影空人心”,三平尾。编《唐诗别裁》的沈德潜也只批了句“空字平声,此入古句法”,而不追究了。

关于律诗的拗救,我知道有对句拗救法,但没有细学,因不欣赏,感到有点一错再错的味道。我比较喜欢拗句的自救,如“惶恐滩头说惶恐”,将第五字换成仄声字“说”,以救第六字“惶”的出律。这是最常用的拗救法。采用这方法,对句就不用改,不必费心去造个拗句出来。大作第三句,我曾想用自救法,但那就得出个三仄尾,而且下句也得重构。现在你的处理我感到是对的,为防三平,部分拗救。整个诗的气韵还是十分酣畅雄健的。

关于黄庭坚那句,当时万事心已死,犹恐鱼作故时看,上句就拗一个字,已,而下句四六都拗了。算什么拗救法,我也不知道。还不如就当作拗句,也是“入古句法”算了。

谢谢讨论,很是有益。

所有跟帖: 

谢谢交流,很有心得。 -yuanxiang- 给 yuanxiang 发送悄悄话 yuanxi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7/2013 postreply 21:24: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