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政治读毛泽东诗词(3)

来源: 2013-08-06 11:57:4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对于诗词的格律,毛泽东是主张遵守的。他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他还说过他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些。然而他那首《蝶恋花》答李淑一,韵却有问题。《蝶恋花》按词谱,押仄声韵,两阕不换韵,一韵到底。搜遍全宋词简编,没有一首蝶恋花,或凤栖梧和鹊踏枝,是换韵的。毛那首词,按谱用的是二十五有和二十六宥的韵。“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颺,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柳、九、有、酒,押韵没问题。下片第一句“寂寞嫦娥舒广袖”,也没问题,袖和上片韵合辙。但接下来“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则换了韵,舞、虎、雨都远远跑到七麌里去了。按词韵,麌可和上声六语,去声六御和七遇通押,但和有宥是不可通押的。这样,这词下片不但和上片失韵,也和下片首句失韵。有人说这是毛按湖南家乡话押的韵,然而湖南的语言学家说,湘话衣袖的袖字,和舞虎雨也是不同韵的。我估计他一开始还是准备用“有或宥”韵的,写了下片第一句后,感到那韵难以成篇,就不顾格律,换了韵。此词之不工,海外有人责难过,国内人碍于帝王面子,大都忙于赞美词意,对于格律,就眼睁眼闭,由他去了。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撇开政治读毛泽东诗词(3)
  • 撇开政治读毛泽东诗(2)
  • 撇开政治读毛泽东诗(1)
  • 独坐海边的长椅
  • 诗话徐志摩、陈从周、陆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