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时代,没有档案一说。叔正遭遇两次开除,还是能找到学上。1948年春,他转读东流中学(原国立九中)。
叔正文采好,作文常被老师拿到各班级轮流朗读,渐渐小有名气。暑假,一名家住至德的同学在狭阳湖游泳时不幸溺水。开学后,全校师生为他追思。叔正代表桐城派的同学写了一付挽联:
挽欧阳同学
狭阳碧水无情 浪捲英才 西窗烛暗
至德苍生失臂 烟迷大地 南国风凄
这是他写对联的处女作。几十年后,维华到叔正家作客,谈起往事,仍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1948年,国共两党正在做殊死较量,“烟迷大地 南国风凄”,写出了一个青年学子在国破人亡前的心境。
这付挽联轰动了全校,连县里许多官员都知道了,说你们学校还有这么一个学生?不久,一个县参议员去世,校长要参加追悼会。他让语文老师写挽联,看看不满 意,说把叔正叫来。叔正就写了,被校长带了去。其实叔正觉得那对联写得不怎样,他记都没记下来。几十年后校长碰到叔正,得知他大学学的是理科,连呼可惜: 你怎么学理科?你应该去学中文的嘛!
不过就是这位校长,让叔正尝到了第三次被开除的滋味。
学校里的本家老师悄悄告诉叔正,政府为了稳住民心,放寒假前,给每个学生发放了贫寒学生补助金。时局动荡,风雨飘摇,蛇有蛇路,龟有龟法。学校没有跟学生 提这件事。有的同学已经回家了,还有一些未走。叔正便联合剩下的学生,去找校长,要钱回家。他们每人得到了五块钱的金圆券,相当于五块钱的金币。这盘缠是 足够了。路上连吃带喝,只用了三块多,兜里还能剩下一两块,零个花。
岂知叔正前脚刚走,学校后脚就发了一纸公文。叔正到家没两天便接到了:勒令退学。没有说明理由。遥想东中门前,那座标志性的、悬挂青天白日国旗的五层旗楼,叔正写下了一首诗:
登棋楼
1948
未消旧恨又新仇,何日新仇是尽头。
荆棘丛生蛇满地,此生直欲上琼楼
其实那年冬天,即使不被开除,叔正也是回不去长江另一边的东中的。共产党打了过来,长江被封锁了。他在1949年开春的时候,胡汉三回乡,返回浮山中学就 读。那时候,浮山中学名义上已经归共产党管辖,不过当时他们并没有派驻人马,学校里是群龙无首的状态。叔正的叔父在那里教书,所以他很容易就入了学,直至 毕业。
我的开除记,随着叔正的平安毕业,也就讲完了。
开除记 3
所有跟帖:
•
那联儿不错
-秦照-
♂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15:18:58
•
:)
-林卡-
♀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17:20:40
•
叔正敢作敢为,够仗义潇洒的,欣赏。
-豌豆角-
♂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19:21:22
•
谢欣赏:)
-林卡-
♀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1:05:35
•
好文,补课去
-阁主-
♂
(0 bytes)
()
06/22/2013 postreply
2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