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记

1946年冬,小伙子叔正正念高一。他英俊,聪慧,天不怕地不怕。作为家中长子,他倍受家里及乡人的宠爱喜欢,且生性顽劣不信邪。小屁孩的时候,领了一帮小孩,到祠堂把供在那儿的菩萨拖下来,扔到了河里。他娘吓得烧了好几天高香,却没舍得动他一根手指头。念私塾的时候,老先生出去办事,嘱咐弟子们好生背书。他等老先生一走,就蛊惑一同学,给人家剃头。剃得象狗啃的似的。正半半拉拉、左右为难之际,放风的大叫,先生回来了!各人赶紧溜回座位,摇头晃脑,凝神诵读。狗啃头怎么办?叔正要人家藏在橱柜里。这当然是藏不住的。“太害了”(太调皮捣蛋了)!老先生拿尺子一顿暴打,打得叔正满头是包。那时候先生打弟子,天经地义,打死家长都不敢管。也只有私塾老先生,才能管得了这淘气鬼。

这么一个主,你可以想象,是肯定受不了冤枉气的。

有同学放假回家,托叔正代为看管什物。其中一只碗,让叔正拿了用。不料另一同学小A找上门来,说这碗是我的,怎么跑你床头去了?两人吵着吵着动了手,叔正扇小A一掌,小A踢中叔正小腹一脚。要真算起来,叔正略吃小亏。小A却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到训导主任那里哭诉,说叔正偷我碗还打我!训导主任叫来叔正问情况。看小A哭哭啼啼而叔正一付硬气模样,遂叫叔正把碗给小A,让他别再哭了。卧槽,这是神马道理?这不是对我的污蔑和侮辱么,说老子偷东西?!叔正抄起碗,往地上“啪”地一砸,碎了。拿去!

这还了得!训导主任绝想不到会有此种待遇,盛怒冲出房间,叫上校长等人开大会,给叔正记大过处分。

处分通告写在一块木板上,悬挂示众。叔正一肚子的憋屈还没消呢,一看通告,如火浇油。他拽下木板,在教师门前把它踩散了。

他找来桐城西乡和六安的同学,小A则联合了桐城东乡的同学。东乡人多,平时就喜欢仗势欺人。六安的块头大,但人老实,常常受气。叔正来自有习武传统的西乡,人不多,但是狠。两边人马本来不和,这下准备大干一场,气氛十分紧张。

晚上,叔正他们跑到山上一处房内,商量如何行动,还派两名同学一前一后地放哨。那前沿哨兵却只顾偷吃人家地里种的东西,没看到大队人马开来。原来是校长带领家族武装,前来捉拿聚众闹事分子。他们有枪,在房前打得“砰砰”作响。学生们象雀子一样四散翻墙逃走。叔正知道自己跑不掉,没逃,被抓到校长家中。校长家的房子有成百上千间屋子,绕山而建,屋、路相连相间,如同一个大迷宫,生人进去自己肯定出不来。校长把叔正关了一夜。第二天,在宣布开除后,把他放了。

开除了,家长毫不知情,叔正不想回家找麻烦,就在校边农家租了个小屋住下。同学们也不好好上课了,天天轮流做东请他吃饭。一次两三个同学请客,一请十几桌。就这样请了一个多月,镇上的鸡鸭鱼肉都吃空了。好友维华是叔正后来一生的至交。他与叔正其实性格差异很大。维华为人谨慎,爱干净,头发收拾得一丝不苟,一点不像叔正,大大咧咧,不修边幅。他俩同铺,叔正从不叠被,都是维华嫌乱,顺手帮他铺,还被叔正叫“小姑”,讥笑他婆婆妈妈。维华那时手头没钱请客,特地走十几里路回家,卖了两亩田来。校方说叔正有通共匪嫌疑。他那时倒真的想投奔共产党、新四军去,只是不知到哪里投。

叔正虽说胆大妄为,十几岁的少年孤身一人,学不能上,家不能回,心中终是凄惶的,有诗为证:

池鸭
1946

刺骨寒风紧,漫天大雪飞。
谁家池上鸭,多难不思归。

后来,学校里本家老师通风报信,家里到底知道了,派了堂兄接他回家。老父见到闯了祸的儿子,总还算平安归来,说一声“你干的好事!”嘿嘿一笑,也就过去了。
 

所有跟帖: 

卡的文字就是生动,读着会心、开心。 -豌豆角- 给 豌豆角 发送悄悄话 豌豆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3 postreply 07:00:18

谢谢豌豆角。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林卡 的博客首页 (35 bytes) () 06/18/2013 postreply 07:48:06

前生瑶台月下逢过^_^ -豌豆角- 给 豌豆角 发送悄悄话 豌豆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3 postreply 18:05:42

捉过一条小鱼是不是:)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林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13 postreply 06:50:06

后来呢? -closeby- 给 closeby 发送悄悄话 closeb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13 postreply 05:51:40

谢捧场。见楼上。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林卡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13 postreply 06:51: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