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和剑

来源: 2011-10-07 17:59:26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几天热闹非凡,因为有一个心理学老师,因为一不小心爱上了诗歌,又是近水楼台,得了诺奖。实现了盲妹写诗就是为了得文学诺奖的心愿,虽然是花落他家。

盲妹对诗歌一直是持爱恨之心。为什么这么说呢?举凡诗词大家,很少有善终的,譬如屈原、谢道韫、李白、杜甫、苏东坡、晏几道、李清照等等。这是随便举几个例子,当然也有因为诗词歌赋写得好而自救的,譬如曹植。当然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旗手,文赋好,也造就性格轻浮,最终被曹操抛弃的命运。作为曹植的最大粉丝,才高一斗者谢灵运,最终也没得好死。所以盲妹就喜欢琢磨,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与诗歌的特点有关。诗词歌赋善于使用各种文学修辞和篇章结构手法,玩的是夸大其辞,粉饰平庸,象征幻想,挂羊头卖狗肉。让人与严酷的事实越来越远。诗人就显得眼高手低,杜甫和李白就是典型的例子。杜甫是一个小官不做,大官没有命来做的人。给锅台就上炕的主。不是运气好,早就被军阀一刀人头落地。李白,更是夸夸其谈了得。清平调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之后,就以为在翰林院可以抱负平生之志。依旧放浪形骸,我行我素,自然不会有啥好下场。所以说诗歌让人严重地缺乏现实的真实性。当然,你会说杜甫一生就在写安史之乱的现实。那是杜甫一生时乖命蹇,天天和难民在一起相处,没有别的可写。同时自己命如浮萍,写别人的辛酸苦难也是在写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对时事的不平和愤慨。不要以为杜甫是天生就同情黎明百姓,打死盲妹也不相信这一点。

如果从诗歌的本质来看,诗歌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是一首首自弹自唱的歌谣。讲述的是自己心灵伤痕上秋露的寒冷、朔风口关山一去不复返的辉煌爱情和青春。这个还算自怜自怨,心里憋屈,找个突破口发泄一通,对心灵的减负有好处。但是诗歌就象毒品摇头丸,一旦上瘾,不好去除。所以为谱新曲强做愁是免不了的,耽误了许多光阴,影响了多少进步,减少了多少户外锻炼的脚步。另外,诗歌又是婚外恋的头号嫌疑犯。为自己的肉体、精神出轨,寻找借口:诗歌是最好的冤大头。一首首热情奔放的诗歌,都是一朵朵盛开的罂粟花。

盲妹一直在怀疑,唐朝就是因为唐诗而亡,宋朝就是因为宋词而凋。还好,现在的中国不再迷信诗词,虽然很乱,但是乱而不眼高手低,而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一个人,失去虚化而务实,就是扔掉诗词,捡起一把生锈的宝剑,砥砺人生,追求人生的最大利益。一个国家,不崇尚诗词歌赋,就是去除对华表浮雕细节的精益求精,而注重国计民生长远的稳定、健康、和发展。

非常佩服那些彻底离开诗坛的人们,你们才是盲妹需要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