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三平,也有的说是律诗的“古风式结尾”

来源: 四两酒 2011-08-30 11:58: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97 bytes)
回答: 我们绝对要有避免三平和孤平的意识.墨瑞2011-08-30 11:00:19

你说的雨清他的例子具体不知道,听起来类似老杜的“卜居”。

再转帖一段话:

律诗的宜忌理论,包括定式、变格方式等,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乃后人根据前人创作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

  要论宜忌,定式最宜,也最不宜。我在为大家撰写五七律讲义时,想拚力查找五七绝句中完全符合原格的诗例,以便于解说绝句原格,结果只找到了几首,且体式不全。而五七律,起初便怎么也找不到恪守原格者,后来倒是找到了,却味同嚼腊,称不得好诗。创作实践证明,若没有“常规变格”及“特殊变格”,诗必僵化。其实,“常规变格”与“特殊变格拗救”,这本身就是对定式的背叛。为了不削足适履,在创作中,前代诗家经常会破格。一旦用某种破格方式写出了佳篇妙句,仿效者多了,便约定俗成。许多“常规变格”及“特殊变格”方式,就此应运而生。而其中有的,便如“孤平”和“三平调”只是因为觉得它不太好,能避免则尽力避免, 如此而已。至于说,它就是违律,我看不必看得那么严重。杜甫笔下何以要写成“林塘幽”?把“违律”的那个“林”字改换一下,对杜甫来说,绝非难事,可他就是不换。我曾试验着找些仄声字加以替换,可用之字排了一大串,比较之下,哪一个也没有用那“林”字好。因为,资料记载了杜甫卜居后的心境及植树活动,唯有“林塘幽”三字最切。我亲临成都的杜甫草堂后,才真正理解他何以如此“执谬”。

所有跟帖: 

一般初学者要忌讳。等老辣后就可偶尔一用, -东篱把酒香盈袖- 给 东篱把酒香盈袖 发送悄悄话 东篱把酒香盈袖 的博客首页 (24 bytes) () 08/30/2011 postreply 12:51:36

嗯,不得已而为之。对我们初学者而言,先写,再改 -四两酒- 给 四两酒 发送悄悄话 (115 bytes) () 08/30/2011 postreply 14:03:01

“就怕摆个谱子在那往里找字填空”:)搞个软件,摆列组合,写个千首万首也不难 -王武- 给 王武 发送悄悄话 王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11 postreply 15:06:13

说得好!孤平不孤,王某不孤也。这些“后人”总结出那么多规矩,却不见写出好诗 -王武- 给 王武 发送悄悄话 王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0/2011 postreply 15:03: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