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评诗:毛泽东《七律 答柳亚子》

来源: 王武 2011-08-26 21:25:3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008 bytes)

(转载,节选)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之间的迎送、赠答、唱和之诗词浩如烟海,其中不泛精品。试举一例,与诸君共赏。

  柳 亚子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为民主革命奔走呐喊,同情和赞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共将柳亚子请到 北京共商建国大计。当时中央工作千头万诸,绪事待理,一时未能对他妥善安置,就在毛泽东刚入北京的第四天,柳亚子便写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的七律诗,以 示心头之不快: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灌。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诗中用了几个典故,表达了他的不满,并表明自己准备激流勇退,归隐家乡了。

  毛泽东读了柳亚子这首满腹牢骚的诗,以一位伟大政治家的广博襟怀,也写了一首七律与柳亚子唱和: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诗中其它用典都一目了然,只是这说项依刘典故,很多人都以为是指劝说项羽接受刘帮的领导。胡贯中却认为,如果这样注释是望文生训,没有注出典故的出处和原意来,也容易造成对柳亚子为人的误解。中国历史上没有关于谁去劝说项羽归附刘帮的记载,柳也未有劝谁归附谁的事,柳诗中的说项依刘系由张羽诗所用典转化而来的。

  “说项 是讲唐代诗人项斯能诗而未知名,曾数次携诗向名诗人杨敬之请教。杨十分器重项斯,为之揄扬,并赠诗曰: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后人谓替人说好话或讲情为说项

   “依刘 出自《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后人指依附有权力有地位的人为依刘

   明人张羽《寄刘仲鼎山长》诗有向人恐说项,何地可依刘句,将说项依刘同时连用。柳亚子先生的诗中,用的正是此典。

。。。。。。。。

   毛泽东本着爱人以德,重人以才的爱护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老友的身份,以亲切的口吻,从实效出发,采用和诗的形式,既婉言规劝又善意批评,诚挚的感情流露和真心的挽留,使人读诗如品谆醴,如饮甘露,深深地打动了柳亚子,打消了他归隐的念头。柳表示: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

   毛泽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诗中所蕴含的真挚深厚情谊,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入世的处世哲学,加上他闲熟的诗歌艺术技巧,使这首诗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结合的完美境界,人们都认为是诗词中足以传世的佼佼者。                                                                                                       (作者      午)

以下为王某回复:

“牢骚太甚防肠断”,令人想起街坊大妈,叉腰骂娘,“嚼烂舌根子”之类话语,以此来赠与革命元老,中共之老朋友,也算一奇。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本该对仗,却搞出了凑字数之作。上句如”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字数虽多,却无实际意义。下句套用杜甫”落花时节“四字。而“读华章”本应是赞美之意,然一看下文,却又成了辛辣的讽刺。
尤其可见,此诗不仅艺术层面差,而且品格有大问题

所有跟帖: 

长见识 -秦照- 给 秦照 发送悄悄话 秦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6/2011 postreply 22:34:10

这倒是我很喜欢的一首七律。以后有暇再谈。 -曲未平- 给 曲未平 发送悄悄话 曲未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7/2011 postreply 07:13: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