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谢谢爱爱,,新年好!

来源: 肉饼猪头 2009-05-04 16:52: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291 bytes)

         网友贴图〓旧时鸟鸣声 文/青.清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这座城市,很少有鸟儿的踪迹,更不用说鸟叫声了。昨日顺路陪同事出去办事,刚下车,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响在枝头。同事曰:“看我多好,拉你出来听听鸟叫”。的确,这是份意外的喜悦,于蓝天白云之下,树荫里,虽看不清鸟的模样,但那声音也足够想象了。

 网友贴图物以稀为贵。早年在老家时,很少为了鸟叫声而心动,有时还觉得挺烦的,叽叽喳喳,没完没了。记忆中,最常见的“鸟”就是麻雀和燕子了。尽力地重温了一下它们的模样,除了麻黄与黑白的感知,就是灵巧的嘴巴和细细的爪子了,哦,还有小小的眼睛,忽闪忽闪。

 网友贴图自从学习了《少年闰土》一课,也便上楼翻出筛子,绑个短棍,拉个细绳,悄么声息地爬在不远处的遮盖物后,等着傻子样的麻雀自投罗网。也许,进化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麻雀们都精细了;也许,经历了“除四害”的劫难,麻雀们在蹉跎中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也许,我们这帮子小屁孩,压根就没有耐心引它入筛……总之,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不过是多费了几把粮食,多打发了一些现在看来弥足珍贵的光阴。

 网友贴图今儿听了一段话,挺有意思。说人生就算个七十岁,十年懵懂、十年病老,这就剩下五十年了,其中一半光阴夜间休息,余下的一半光阴里,还有三分之二在上班,六分之一在吃饭,真正能畅心娱乐的生命能有多少呢?不能算,凡事一算吧,就只剩下嘬舌的份了。幸好,现在想来,那十年懵懂,倒是留下了数不清的美好回忆。

 网友贴图幼时,父母是忙碌的,像极了现在的我们。家里有个梯子,屋顶右上角有只燕子的巢。春天过了的时候,它们便不请自来地找地修建它们的房舍,既不打申请报告,也不鸣炮挂红放地基线。它们旁若无人地修建着它们的巢,准备着哺育下一代。现在不孕不育的挺多,记得当年的燕子,确是每一对都能孵出小燕子来。

 网友贴图过两天,在燕子夫妇外出的时候,我就会搬了梯子,爬上去视察。起初是鸟蛋,白底黑点或者灰点的花色,比市场上的鹌鹑蛋好像小一点。后来,小燕子就出壳了,很丑陋,身上精光精光,像拔了毛的鸽子。每次总要在这样的时候,捉一只下来养了。小心地放在干净的盒子里,满屋子抓蚊子、蛾子给它嘴巴里塞。

 网友贴图再吃饭的时候,燕子夫妇在院子里盘旋惨叫。我当时认为那确实是惨叫,像夜幕降临时,胆小的母亲们唤孩子的声音。有时候,燕子夫妇还会扑棱着翅膀瞎撞,闹得人心里有些忐忑。这时候,母亲就会给我们进行老掉牙的警示教育。说是偷了燕子宝宝的孩子,燕子妈妈认得出来,等她吃饭时,往碗里扔虫子。父亲没有母亲那么温柔,他说燕子报复人的最佳方式是边飞边往偷了它孩子的坏人饭碗里拉屎。于是,每次吃饭,都害我要将饭碗遮掩起来,生怕有个骇人听闻的玩意掉进来。

 网友贴图一般情况下,玩一两天,小燕子就快死了,想必是饿死的。而这一两天里,燕子夫妇也仿佛忘记了丢失的孩子,不再闹腾,而是专心养育其余的孩子。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好处,丢不得,孩子成群的年代,丢一个跟没感觉似的。

 网友贴图等我再架起梯子,小心翼翼将小燕子放回它的家,燕子夫妇回来后,却像不认识似的将它扔了出来。掉在地上的小燕子有时会挣扎下下,看得我心惊肉跳地逃遁。母亲看到后,扫了,扔出去,告诫我,下次不要造孽。

 网友贴图曾很是细致地研究过燕子夫妇的举动,于是,多次打消了因为母亲不满足我的愿望而离家出走的念头。那时以为,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你离开家一两天,再回去,非得被扔出来不可。长大后,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于是猜想,燕子夫妇不是不要自己的孩子了,是知道不能活了,得“埋葬”,它们这种弱小得鸟类,最佳得埋葬方式可能就是扔出巢去。

 网友贴图终不能忘,燕子夫妇凄惨的鸣叫声,那心情,想必和丢了孩子的父母一样凄凉;也不能忘,小燕子赢弱的脆鸣,那节奏,像极了无法保障自身安全、被无情胁迫的幼小孩童。

 网友贴图童年,尽管也制造了一些蛮严重或微不足道的不幸,然,细想起,十年懵懂、十年快乐!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