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ZT)

来源: XiaoLinchuan 2009-01-15 15:31: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95 bytes)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本作的韵脚是:十一尤;可"十一尤"通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题解: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 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 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 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 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 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译诗: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 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 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 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 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百度百科[登金陵凤凰台]: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38.html?tp=0_01



160;160;160;160;160;160;160; 金陵凤凰台位置极佳,可以充分领略壮观的大江风貌,李白有诗说"极目烟波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时留 下的优美绝唱,凤凰台也因此而闻名遐迩。然而,世事变迁,古凤凰台早已难寻其迹,有诗无台一直是千古憾事。为再现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最终选址于具有"三 山烟霞,二水奔流"之诗境的江心洲洲头重建凤凰台。历时一年建成的古凤凰台景区占地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凤凰楼高25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远 望则巍峨壮观,近观则雕梁彩绘。登高远眺,东接河西新区,西枕长江浪波,南抱三山葱茏,北临万家灯火,大江风貌尽收眼底,确实是一处叹为观止的胜地。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8226;  梅菊竹兰--牛年犁新兼和梦江南和雪儿
8226;  蜀相(ZT)
8226;  【七律】别离--步MicroSoFat韵
8226;  让飞翔披上梦的衣裳
8226;  读迷郎[相见欢----思念]的遐想

所有跟帖: 

谢分享~~~!: ) -苏茉儿- 给 苏茉儿 发送悄悄话 苏茉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09 postreply 18:44:41

好文,多谢 -秦照- 给 秦照 发送悄悄话 秦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6/2009 postreply 00:03: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