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请教一下这里的高人:

来源: 2006-11-05 15:17:5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谈不上高人,冒昧一答(大家要不吝砖头)。大体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那些情感都只能再回忆中体会了,可当时自己是茫然不知的”
这首诗我认为是七言律诗中的上品,曾试着对全诗进行过解读。您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李义山“锦瑟”诗意的个人见解
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一直为大家称道,因其诗意隐讳向来众说纷纭,但阅尽各家的解释,都觉得都不能尽意。现不揣浅陋将自己对该诗的解读就教于方家。

首先我认为将该诗解成“闺情,爱情,宦情,离情”都太粗浅了,妨碍了对整个诗意的把握。我认为义山在该诗中传递的是对人生一个基本议题“世间的一切是以‘无常’的形态存在着”的感慨。因为人生的无常是千百年来人类思考困惑的命题,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因此千百年来我们读这首诗都会共鸣。先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重点在“无端”与“花年”,作者似乎在开始感悟人生,而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无名的冲动,是没有什么原因驱使的,因此用“无端”来表述。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作者要传达的意义是人生的真幻是那样的无法分清,并没有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存在着,整个人生就像一场梦幻。庄生与蝴蝶,杜宇与啼鹃都是人生幻化的表象,无论你是潇洒还是执著,都在这种幻化中生灭着,这就是人生存在的无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承接前一联对人生的解读,此一联进一步用华美的意向表达了世间美好的客观事物也都是无法常驻的,都是虚幻的,悲喜美幻都是归于虚无的,明珠虽美竟是眼泪所化,玉石虽宝却要烟解云消。世间万物存在的虚幻与无常不正是如此吗?概括前两联,正可用佛家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解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流露作者面对人生不可改变的虚无与幻化的回应,美好的事物当你身处期间时,往往是迷于他的表象,日后只能追忆,但昨日成风,永难回复了。义山此诗由于深刻触及人生的一个永恒的哲学议题“生命存在的形势”--无常,而且将无常表达的美轮美奂,因此成为古典诗词中的极品,能与此诗比肩的作品实在不多,张继的“枫桥夜泊”或可与其一较短长,但谈到内容与形式如此完美的结合,我还真找不到其他的作品。结尾想用佛家的一个偈子与义山此诗相发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