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摄影构图技术的一些TIPS——纯技术讨论
有关摄影构图技术的一些TIPS——纯技术讨论 前言
几年前我上到这个版的时候,曾经写过好几篇关于摄影技术方面的讨论,谈及一些基本的技术常识和技法。那个时候我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构图技术的讨论,可一直没有时间。现在总算好,借这个活动,也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感受,体会和一些经验。 构图的基本技术要则
[1] 三分规则 斑竹推荐的ic54321所写的帖子:【月末画廊】-2011.07中已经有详细通俗的介绍了,同时因特网上可以轻易地查到大量的文章,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为节约时间。 [2] 透气的问题 在以往的讨论中,我不止一次地讲过一个原则,就是突出你的主题,去掉画面中不必要的因素和看点。其实这个目的的实现,就是通过构图来达到的。但涉及主题的主体在画面中的突出,并不意味着用主体占据整个画面,相反的,整个画面中,除了主体,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画面得以有一些透气的地方,让人感觉舒服,不觉得压抑。对于风光片来说,通常就是需要留出足够的天空,或者留白的位置和空间。 [3] 平衡 挑担子需要两边相对平衡,一手提东西的时候,身体需要往另一边倾斜,这些都是朴素的平衡原理。摄影作品的画面,其实同样存在这种平衡问题。通常人们说前景中景后景的配合,左中右景物的配合,上中下景物的配合,其实都是贯穿着这个关乎平衡的原理。一个大幅的画面,主体一定是集中在某个区域,那在相对的另一边,就应该有些什么辅助的景物来平衡画面,否则画面的主体这边就可能有太重,以至于给人要倾覆的感觉。 [4] 收敛点的问题 铁路,河流,建筑,街道之类的具有几何特征的景物,如果不是横向穿过画面,那么必然涉及到在画面中收敛消失的这个点的安排问题。一般来说,这个点应该比较精确地被安排在井字格的那四个交叉点上,否则就会有些不舒服。通常来说,这个点并不是画面的主体,所以它的安排也通常被业余爱家们忽略掉,而很多专业教材也都不介绍这个问题,所以这就成了一个人们通常犯的毛病,一个影响画面优美的说不出来的因素。 [5] 线条切入点和切入方向的问题 线条,如地平线,轮廓线,道路,花卉摄影中的树枝等等,从画面外切入画面,并且在画面中延伸,这是摄影作品必须涉及的内容。一般来说,如果你的画面不是绝对地对称,那就一定要避免它们在切入画面时的对称安排。以铁路为例,无论它的走势怎么弯曲,切入的位置,最好一边在画面下边的左三分之一,另一边在画面右边的底部,或者反过来。我这么几十年中,几乎没有采用对称的构图拍过照片,一方面我觉得很难找到绝对对称的画面,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这种非对称的构图实际上有较大的构图余地和发挥空间。 [6] 给趋势的方向留足空间 摄影作品是静止的画面,但我们所拍摄的,却是活生生的世界,这中间包括着人们的目光,走动的步伐,盛开的花朵,垂挂的叶片,拍起的浪花,风扬的发丝等等之类的,有着运动的趋势和方向的对象。在构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在这种趋势所指向的方向上留出一些空间,以避免“撞墙”或者被“遮断”的那种感觉,而给观者一些遐想和品味的空间。 [7] 曲线的完整度 在涉及到有曲线介入的画面中,应该尽可能地保留曲线的完整,不要让中间的一段走出了画面,又在前面重新走入画面,这样会给人断裂感,觉得很突兀。拍摄海岸线,桥梁,弯曲的公路等,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楚,我后面找些图来说明这个原理。 关于构图,这些就是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限制要素了,下面我会挑选一下大家的作品,和网上的其他大家作品来分析阐述这些原理。这个版上的片片,基本会出自报名参加活动的照片,和这段时间被置顶的照片,不针对任何人,也不出于任何偏好。还有些可能是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照片。先说好了,我拍的可都是大砖,会很疼的,别怨我。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疼一下没什么坏处。 实例分析 [1] 涉及三分规则的一些范例 关于这个原则的好片很多,很容易找到,我就不一一列在这里的。给大家一个NG的链接,去那里看:NG.Landscape。 ![]() ![]() ![]() 好,下面我们来看我们摄友们的作品。 ![]() ![]() dx247这张照片的拍摄现场颇有诗意,前中后都有,色彩也不错,但如果我来拍,我会把相机放低,把水平线放到下三分之一位置,把船的桅杆保持完整。这样就会比现在这样一半一半的状况好很多。 ![]() [2] 涉及透气问题的一些范例 云海飞雨的这种裁剪显然是想突出主题,但问题是剪得太过,以至于给人一种压迫感,因为画面不透气。依照我的看法,应该保留孩子的头部轮廓,都不会影响主题的突出。我不知道原片是怎么样的,但我觉得应该有比较大的余地。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倒是希望作者可以重新裁剪一下试试。 ![]() 相比之下,书菲的这张片的裁减就要好很多,有足够的空间来透气。 ![]() 心语无声的这张求砖片所存在的问题,就是有点不透气。对于风光片来说,透气的概念不是说是否有天空,而是说那其中的感觉是否有释放的空间。在这张片子中,因为天空和云型之间缺少足够的高亮部位,所以有些不透气。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因为构图的问题,而是因为曝光控制的问题所致。 ![]() 相比之下,她的这张照片就要豪气很多,看了就只觉得一个字:爽。天空中那个弯弯,不知道是个飞鸟还是CCD上的一点灰尘,但我宁愿相信那是飞鸟,因为整个画面因此而有了生机,太绝了。 ![]() 阿玉拍摄这张秋色的时候,本来已经占据了绝佳的位置,从构图,线条的切入,视点的收敛等各方面都很不错,但就是看着不舒服,因为没有阳光。但大家要知道,阳光的作用,实际上是提供一个高亮区域,达到的效果,就是透气。看下一张同样是她拍的照片,从那个高亮区域的效果,大家就能理解这个概念了。 ![]() 这张照片虽然有了高亮,但却在几何上缺少透气的空间,应该把相机降低,把树缝中的天空位置尽可能扩大。和上一张所不同的是:上一张的树是开放式的,而这一张的树是封闭式的。所以同样是树,同样是天空,但各自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同的,透气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不同的。我知道这有点难理解了,但请大家多想想,从释放感觉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要狭义地认为只是天空或高亮而已。 ![]() 随便点开一张YuFoto的照片,看看你有没有压迫感?一定没有,很通透,可这里并没有阳光和天空,却只有灯光造成的明暗对比,但这却已经足够了。 ![]() [3] 涉及平衡问题的一些范例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U班这张照片,但这张和我在开篇引用的NG的那张片子,都是前中后景,或者叫近景中景远景,相互配合以求平衡的典型范例: ![]() 老六说他随便拍了这张片子,但我却觉得这是张好片,也正好放在这里来说明左右平衡的问题。因为这张片子在画面左侧的结构要复杂过右侧,但作为视觉中心的灯塔位置却被很巧妙地安排在了画面右侧一点,同时阳光的高亮方向也去了画面的右侧,从而达到完美的平衡。试想如果阳光的高亮方向反过来指向左侧,那整个画面就会出现往右倾覆的感觉。或者灯塔被放在了画面的左侧,那感觉就会向左倾覆,因为左边太重。所谓平衡,并不是指有个物体,而是指视觉集中的位置是否太重。 ![]() 至于上中下平衡的范例,我短时间内找不到一张较好的样片,只好拿自己的这张来说事儿,而这张片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上中下结构。 ![]() nanjing2的这张求砖片看起来就有些平衡上的问题,细节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但前景却没有东西,当然土路本身在我看来是不能作为拍点的,因为它不够细致,也没有被足够突出。 ![]() 而十方水土的这张片就更有平衡问题了,因为右下角那么个房屋的角给人一种危险建筑的感觉,不生根,没着落。通常面对这样的局面,需要把房屋的相当一部分结构拍进来,而且还要有呼应的地平,或者其他的建筑,来建立稳定感。 ![]() YuFoto的这张片中所有的重点都靠右,而且在构图上过于靠右靠下,压得整个画面随时都有可能要顺时针旋转的感觉。如果天空中有一些精彩的云型,那也许会好些,可以起到一些平衡作用。 ![]() 逐梦天涯的这张片不仅有平衡的问题,而且也有基本井字格问题,同时还违背上述的规则[6]:在趋势方向缺少空间,以至于树枝撞墙,被无情切割。如果这两个树能被拍者往右下方向种一点,把树的枝叶保留全了,不失为一张完美的片子。 ![]() [4] 涉及收敛点问题的一些范例 我在不经意中看到阿玉的这张求砖片,觉得非常好。电线对于摄影画面来说通常是很恼人的东西,但在这里的电线和右侧插入画面的小路,完美地收敛去了画面深处的浓雾中,而且还在个很不错的点上,简直有些绝妙。这张片子可以作为我这个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供大家借鉴。 ![]() 逐梦天涯的这张片子中,马路的收敛点也算是放在了个很不错的位置上。 ![]() 其他求砖的片片中,似乎没有看到涉及这类问题的,就省了我的力气,往后有机会的时候再探讨吧。 [5] 涉及线条切入点和切入方向问题的一些范例 除了上面阿玉那张片的切入点可以借鉴之外,JZUO的这两张花卉的切入点也颇有借鉴之处。通常切入的要点是想法避免横平竖直地切入,那样会显得太硬,令人不舒服。 ![]() ![]() 十方水土这张片的切入角度就稍微有些问题,本来曲线是很不错的,可惜切入太直白了,随便往左或者往右转30度,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差异。 ![]() 顺便提一下,这张片的弯卷处应该放到井字格的坐下点上去,那会好很多。 ![]() 看一张我的照片,注意切入线条在两边画框上的位置安排,同时也看看收敛点的安排。 ![]() 求砖的风光片中,我没有看到什么值得讨论的,也另题再论了。 [6] 涉及给趋势的方向留足空间问题的一些范例 心语无声所拍摄的这桢照片从色彩,曝光等各方面都很有诗意,但问题就在作为主体的草簇被放到了流水的走向边框方向,因它的阻拦而带来的水流和色彩变幻被无情地抹杀了,让我觉得无限遗憾。试想如果草簇往左移三分之一到井字格的左上交点,那该是多优美的呀。 ![]() akuan已经分析了这张片的撞墙问题,同时片中的人物站立的位置也有问题,至少应该在井字格的右下点,甚至更往右去一些,才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给鱼竿的走势。 ![]() 水珠有强烈的坠落趋势,但画面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让它下坠。 ![]() 这张片片中,树枝的位置是典型的有此类问题,不仅撞墙,而且还没无情切割。 ![]() 看两张NG的人文片,注意其中运动方向上的空间安排。 ![]() ![]() 看一张我自己拍的,注意云的走向和汽车的走向上,对于空间的安排。 ![]() 再看一张,人物运动方向上空间的安排。 ![]() 目光所注视方向上,人物的安排和空间的安排。 ![]() [7] 涉及曲线的完整度问题的一些范例 NG上的这几张照片都是很好的例证,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起到轮廓勾画作用的曲线,应尽可能地保证在画面中的完整。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曲线在中途被边框切断,又在前面再次进入画面,是否会是件灾难性的事情。 ![]() ![]() ![]() 这幅中是画面左边的那条高速路。 ![]() 好了,实例的分析就到此结束。 编后
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总算把这篇文字给搞定了,累死我了。我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也一定是很累的了,所以请接受我的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