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数码 OR TO 胶片,真是个问题了!

来源: 2012-03-21 22:47:0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贴一段网上关于胶片和数码的文字,我觉得还是很中肯的。虽然说的是电影,但摄影也一样。

我开始也不服气,但拍了两卷胶片,就直面惨淡的人生了。现在基本不动MARKII了。不能接受数码的画质。但胶片给我带来了N多的烦恼!

数码相机的画质在可见的将来很难媲美胶片,但照片的艺术性的高低是另一回事了。

http://news.mtime.com/2011/10/31/1474183-8.html

画质:

     
喜欢胶片的人有个特别的形容词,叫做菲林感film like),就是指胶片(包括相机胶卷)带来的那种色彩浓郁、鲜艳、厚重,同时又带有颗粒感的画面——用较为专业的话来说,就是色彩的还原度、饱和度高。

     
根据德国传统的著名胶片摄影机品牌——阿莱数字技术研究实验室200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他们将数字摄影机的CCD像素无限扩大之后(8K),在实验室最精良的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影像的锐度达到惊人的细腻度,甚至人的毛孔绒毛都能看清楚,但在色彩还原度上和饱和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与胶片摄影机之间差距很大,数字技术几乎不可能达到胶片对色彩的敏锐度。

     
遗憾的是,胶片的画质优势如今也已经大大减弱了——如果说数字摄影机还不能全面超越的话。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在影院中分辨出哪部电影用的是数字摄影机拍摄,无论色彩、景深、动态范围,数字摄影机都已经能拍出足够出色的画面

关于胶片与数字,还是电影导演最有发言权,让我们来看看,支持胶片派和支持数字派的言论吧。

胶片派:

      我最爱的从想象到画面的跨越是:一长条的光化学品,它可以用手捧起来,扭曲,折叠;可以用肉眼细察,也可以投放于某个表面供别人观赏;它散发着香味,并不完美。如今,人们已开始给它的寿命倒计时。但我会一直忠于这种模拟的(非数字的)艺术形式,直到最后一个实验室关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在《丁丁历险记》之前一直坚持胶片拍摄)

     
有时候,我不得不用一些非实景拍摄的手段来制作电影。我告诉特效人员我想要什么,然后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作。出来的结果和我的设想总是有不少出入。但是我有个大致的标准,就是所有镜头都要先实景拍摄一遍,即使是CG动画的镜头也是如此,好让这些镜头看起来不是太数字化,还有那么一点真实的印记在其中。这是我的一种美学观念:事物总是不完美的,充满了确定的不确定性。——克里斯托弗·诺兰

      这是一种对孩时第一次看电影的体验复制——大银幕的好奇和震颤。这种体验很难在日后重现。所以,我需要一块最大的银幕。我小时候常看到《热天午后》里的抢劫银行的场景,《法国贩毒网》《真假警察》里的那些警匪不分的故事也屡见不鲜。我把这些东西拍在了IMAX上,以前只有生态纪录片的作者喜欢用这种格式拍片,优美的日落、跳跃的羚羊、宏大的鸟瞰镜头……可是我用这种格式拍摄暴力,还有希斯·莱杰人生里最后的几个镜头。——克里斯托弗·诺兰

数字(3D)派:

      我们的目标是要消除所有认识上和实际上阻止制作人、电影公司、网站拥抱3D未来的壁垒。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品牌,提供高品质的3D技术,横跨各种平台,从电影到电视剧。我们将改变现有对3D技术的理解。——詹姆斯·卡梅隆

      
上次我参加ShoWest时,我是极力推荐数字化革命的。我没有推荐3D,因为当时我还没有完全搞清楚3D是什么。但是卡梅隆和泽米吉斯这两位可是3D的大师,我们一起讨论了3D的未来。我觉得现在正是时候推行3D和数字化放映,因为两者关系密切,没有数字化就不可能推行3D——乔治·卢卡斯

      卡梅隆给我打电话,说你一定要试试3D,我说那你来证明给我看。在他的示范下我突然觉得哇!好酷!我改变了看法,甚至有点迷上了这个技术。——迈克尔·

     
最近几个月,我们一直花很多时间看以48帧拍摄的《霍比特人》素材。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看着3D图像却并不觉得眼睛疲劳。那画面看起来真棒,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于此了,到这地步,再看其他电影,感觉就很原始粗糙。周日的时候我在影院看了部新片,结果一直被抖动的镜头和模糊的画面所困扰。我们被48帧惯坏了!——彼得·杰克逊

      我将再也不会在没有3D的情况下拍片,即使是小小的对话场景。我爱这样的进步,3D打开了整个宇宙。——雷德利·斯科特

     
当年我拍《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的时候,要是有像现在这么先进的3D技术,这些电影会更加完美。——马丁·斯科塞斯

      我们的电影拍摄技术在不断提升。虽然我是一名胶片电影导演,但胶片早晚会被数码技术取代。胶片和数码到底哪个好,我暂且不能下定论,也许我在明年筹拍的电影,将会是人类最后一部胶片电影。——山田洋

 

在如今的数字电影大潮之下,还有哪些导演坚守阵地,不放弃胶片拍摄?他们会不会在下一部作品时变节投降去用数字摄影机?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有意无意坚持胶片的电影人吧。

克里斯托弗·诺兰(变节指数 0

     
最坚决的胶片爱好者,除了对IMAX情有独钟外,对3D、数字都不感兴趣。坚守着自己那份纯正的电影趣味和热情。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变节指数 5

     
一直以来都跟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合作,作品涵盖动作、科幻、战争、剧情各个领域。无论是表现何种场面,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都是有着强烈胶片感的典型。最新作品是年底上映的《战马》。但在《丁丁历险记》中已经开始使用数字摄影机拍摄——尽管这可能是PJ的主意。

昆汀·塔伦蒂诺(变节指数 1

     
《低俗小说》到后来的《杀死比尔》,直到最近的《无耻混蛋》,塔伦蒂诺始终贯注着胶片上的暴力美学。除了特殊情况的《罪恶之城》。再看跟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两人拼盘的Grindhouse,塔伦蒂诺把自己那部分也拍成了胶片,而罗德里格兹那部分就是用的数字,可见两人偏好之差。

扎克·施奈德(变节指数 4

      300《守望者》《美少女特攻队》
,施奈德的作品题材都跟漫画、电子游戏相关,但居然一直没有采用数字摄影技术。他的电影画面都有种独特的,令人感觉不在真实世界的色调,有点像油画。不过,那可都是实打实拿胶片拍出来的。

保罗·格林格拉斯(变节指数 3

     
代表作有谍影重重23,后又跟马特·达蒙继续合作了《绿色地带》。经常以一种手提式摄影的镜头风格,来配合陷入重围的主人公慌忙、不确定的心理状态。画面的晃动很大,但导演并不会真的用轻便的数码摄像机来拍,他不肯舍弃胶片的。

托尼·斯科特(变节指数 3

     
拍过许多经典的警匪、反恐题材惊悚片,最新的《地铁惊魂》《危情时速》都跟疾驰的列车有缘。目前还稳定地用着胶片,看不到求变的迹象。

汤姆·提克威(变节指数 3

     
这个德国导演从来采用纯胶片摄影,御用摄影师是Frank Griebe,自《罗拉快跑》开始合作,一直到后来的商业大片《香水》《跨国银行》,画面多有种阴郁的暗色调。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刚开机的《云图》,是跟沃卓斯基姐弟联合执导的科幻巨制——那姐弟俩我们都认得,然而提克威会否在本片中变节?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在于,两拨导演将分别成立两个团队,以各自的方式拍摄不同的段落。

马丁·斯科塞斯(变节指数 4

     
最擅长犯罪、黑帮和人物传记题材,且经常把故事横跨几十年。这是一个很怀旧的人。《飞行者》《无间行者》,到去年的《禁闭岛》仍采用全胶片拍摄(一些闪回场景甚至用了65mm胶片来营造更强的复古感)。不过,他的最新作,马上要在北美上映的《雨果》,将首次尝试儿童幻想题材,而且是他首次尝试——3D。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电影里,也渗透着斯科塞斯对旧时代、对老电影的致敬。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并且片中会出现关键人物乔治·梅里爱,是曾拍出《月球旅行记》等历史上第一批科幻片的电影特效先驱。

李安(变节指数 4

     
上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作品《色戒》已经是4年前的事了,之后的《制造伍德斯托克》则反响平平。李安接的新片是3D的儿童幻想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他曾经表示,限于这部影片的成本(以及他本人的认识问题),曾经想要放弃3D,不过最终,李安还是接受了这个新的形势。

科恩兄弟(变节指数 0

     
迟缓中透着幽默,沉闷地出乎意料。科恩兄弟的用镜初看并不引人入胜,细品却韵味深远。兄弟俩高举独立制片大旗多年,也是胶片党。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变节指数 1

     
老牌硬汉,当导演的成就完全不亚于幕前,是奥斯卡的常客。老爷子似乎也对新技术没什么兴趣。最新作是马上要上映的《胡佛传》,同样以胶片摄制。

伍迪·艾伦(变节指数 1

      77
岁高龄的伍迪·艾伦已经作品等身。这个睿智的小老头,对电影的画面一直都追求一种精致感。《午夜巴黎》的菲林感非常浓厚。他是典型的非技术派,前几部电影居然都还只有2.0声道的音轨!

托德·菲利普斯(变节指数 4

     
白烂喜剧也许是对画面效果相对而言不敏感的一种类型。曾拍过《单身男子俱乐部》等多部贱仔电影的菲利普斯,直到今天的《宿醉》系列还用着胶片。

罗恩·弗里克(变节指数 1

     
一位执着的纪录片导演,之前最著名的作品是《天地玄黄》,是部包罗万象的史诗。最近他终于完成了新作《轮回》,同样奢侈地以全70mm胶片摄制,继续关注人性与永恒这个天地间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