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和眼配合获取信息的方式推导出: PS有时反而是为了真实表达
先来做个测试: 穿白衣服的队穿了几次球?
scott kelby 在他们后期制作书的前言用了一个例子来解释为什么要PS: 他去意大利的 Tuscany Region 旅行。 一个下午他拿上相机开车了Asciano 山。 当他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面的时候把车停在路边:他看到半山腰上美丽的小山村,看到高大的橄榄树包围小村子,看到山上嫩绿的青草, 多么令人陶醉!。他赶紧支开三脚架,拿出相机,拍了好一会儿。此刻,他多么希望他的家人能和他一起欣赏这美景。 拍摄完毕后,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再凝视这 Villa in Tuscany画面,感觉已经等不及要给家人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 回到旅馆,他立刻下载照片,全屏显示。 但是当照片一打开他惊呆了, 一些东西彻底毁掉了照片: 电线和电线杆,不是一两个电线杆,大概有两打儿电线杆,电线在画面上到处都是。 他站在山上的时候根本就没看到这些东西。他于是花了两个小时把这些东西ps掉,因为他站在那儿的时候根本就没看到这些。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坐在我面前时,我看不到你眼角的细纹,看不到毛孔里的黑头,看不到你头发上的头皮屑(虽然如果我凑得很近,趴在你肩膀上,我可以看到这些)如果我来拍摄一幅照片,然后拿到电脑上100%放大,不但这些都能看到,你眼睛里的轻微血丝,你鼻孔里微微探出的鼻毛全都一清二楚。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不去处理,不但不美丽,而且不真实。因为坐在你面前和你谈话是你是那样的美丽,那么的优雅。作为摄影师,我要忠实记录和表达我心目中的那个女孩。 欣赏长河落日时,你大概不会注意到河里的杂草。欣赏双鹤起舞时,你大概不会注意到第三条腿伸进画面。 作为摄影师,我想我的观众和我一样,把视线和焦点放在长河落日,放在双鹤舞姿上。因此,把这些东西处理掉,反而更加真实。 双鹤起舞的作者把鹤和山体拉近的原因不得而知。如果就是为了表现他对当时环境和画面的感觉,这样ps没有问题啊。 带上偏振光墨镜,夏天景色更鲜艳,这算不算ps?你看到的景色不真实吗?再扯远点:你眼睛看到的就一定真实吗? 有些动物的眼里,这个世界是灰色的,他们看到的真实还是你看到的真实?会不会全人类都是色盲?XXX色我们全都看不到,有没有这种可能? 这个世界真实吗?会不会,我们全人类只是一个外星人脑子里的一个梦? 会不会这个外星人是另一个外星人梦里的一个人物? 住:闲扯这些是看到中坛的置顶贴《质疑真实的美丽》 有感而发,原帖在这里 http://bbs.wenxuecity.com/rdzn/2318538.html
人的注意力决定了人能看到的东西。人眼能不能获取画面的全部信息暂不讨论,人脑肯定是选择性记录的。科学研究发现,通过人眼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完整和不连贯的,人脑自动通过想象力把这些东西连起来,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还有科学家认为,记忆和认知是进化发展来帮助视觉认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