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和不理解的小布达拉宫

来源: 2012-01-15 22:07:5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西藏的布达拉宫很多人都知道,那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就不见得广为人知了吧。至少我是这次到了“丽江”后被导游带去了香格里拉县,又去了那宫殿才得知来由的。

    香格里拉县城不大,几白米长的一条街,大白天的街上基本没人行走,感觉怪怪的有点担心,才晃忽记得好似一年前,媒体里报导的这里发生过的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所以,干脆待在酒店里,等第二天去松赞林寺的行程吧。

    高原的天气,大大的太阳总是明晃晃的,防不胜防的刺到骨子里,无处躲藏,任你是神马防晒霜膏都是涂劳无用的,除非是你够胆,把那高原牦牛的大便糊到脸上。这是那个小小的黑黑的藏族女导游说的,当然她还讲了很多她们藏族的一些习俗,其中有一闻所未闻的,让我惊呀的是她竟有两个老公,而且都是合法的!两个老公都有结婚证,一个是当地的藏民哥,一个是工作在浦东机场开飞机的,她谈起来一脸的自豪。  

   这也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之一,说来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过去有些家里穷的兄弟们,娶不起老婆,所以不得已为之,如今也有的不是因为穷,而是富足有余但不想分家的。看看咋咋的,咱作为汉人的也只有羡慕的分吧!当然,这不着边际的东东就象那高原的天空和天马行空的云彩,大朵大朵的丰富美丽,变化莫测的,不停的带给你心悸和惊艳,可你得能有承受得起的福分啊!

。。。。。。

卡,还是练习上图吧!

 

 

 

 

 



松赞林寺

    “行者”,这张是抓拍的。导游说这个寺庙住有900多位喇嘛,不知何故,
      很少看到在外面的,这不,好容易看到一个也是匆匆的赶路人,很幸运
      的连到那角落里的另一时空的“行者”。。。关于后期,作了不同的版本,
      也想抖胆来请教大家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附在后面吧)




1。行者
passager

 

 

 

     这是抓拍,好不容易第二次看到闪过的年青的现代的红衣喇嘛。。。




2。
Tman





                   藏式建筑不同一般的显著特点是“梯形”而不是长方形,也就是外墙不是直的而是斜的梯形状,据说是为 了防震,因当地的大小地震频繁。相对应的窗户外观也是梯形的重复。色彩饰物很漂亮。


3。
wellsky





   “错位”,这是宫殿的下端,也是底层曾人的居所地,房顶上长满荒草,
    和宫殿的上端的金碧辉煌成太大的反差。藏传佛教的等级森严,体现在
    居住上也是一揽无余。




4。错位
misswall




    房顶上的黄金鼎,是代表等级的明确标帜,大概分4个等级,看藏民谁家的等级别如何,
    看房顶的标识就知道了,家里有出家人的一般高一级,家里有活佛的最高级等等。




5。
goldon




     湛兰的天空下寺庙大殿前的大黑旗子遮盖了前殿的大门。片中代有符号的黑旗和天空一朵暗云相呼应,是我当时的莫明心情和另类的压抑感觉。




6。
blackflag




     这是藏族导游帅哥在讲解。话里有话的幽然调砍媒体。游人几乎没人呼应,我猜该是一愤青的印象。




7。
Tguy_hdr




     这是当天第三次见到的喇嘛。。。抓拍!后来第二天才被导游告知原来喇嘛是不许拍照的,只知道在殿内是不许拍的,看来俺是冒犯了。

     (图片后期有意选个重点口味,想强调脸部,背景后的破瓦和衣衫的纹理效果。原图大福裁过,也有不同版)





8。
sadman




没照上小布达拉宫的上殿全景,是不喜欢和无法理解那刺眼的高处明晃晃的“尊贵”和下面残破的土墙上疯长的荒草的强烈不公评的对比,一点不美!这里我无意砰击藏传佛教,只是分享当时的个人感受。还是这宫殿下的自然的天空远景色是永远的美,而且来的更纯净吧!

(没大尺广角头的LDR图)





9。
DSC_1205B



谢谢,唉,修代码真辛苦啊!总算贴完了。希望大家给意见学习哦!祝大家农历新年快乐!






这是1图的另两张后期,想听见意。。。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