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画廊】- 2011.05

来源: 2011-05-28 01:14:3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发这个帖子,原本是我嘴贱。--- 几天前坛子里有个别群众对翰斋兄的"大师集"评三道四。翰斋兄大度之余却也不免有些唏嘘。这些大师介绍我每篇必看,受教良多。万一断顿,终归是个遗憾。于是在规劝翰斋兄努力为继的同时,就刮噪能不能弄个月经贴,大家放些当代作品互相传阅交流下,好的看看好在哪里如何借鉴,差的总结下问题在哪儿怎么避免。毕竟一个时代,设备、技法类似,心急的同学就可以照葫芦画瓢先操练起来。翰斋兄的"看比练重要"说在点子上---器材使用和技法通过书籍教材总能弄个大概,意境和审美倒是没几本书能折腾明白。多看点好的作品,回头再看大师的,可能又多了一份体会和受益。鄙人小学本科,打个粗陋比方:Mcdo/PizzaHut这些重口味快餐吃多了,偶尔吃顿精致菜肴不免觉得大师傅没舍得放盐,清水漱漱口,或者喝两顿稀饭,回过来再尝佳肴,妙处才会出来。如果这个帖子能起到漱口水或者稀饭的作用,那就足以宽慰了。

既然嘴贱,这头一贴我也得硬着头皮上。大家口味各不相同,为了皆大欢喜,我就弄了个很俗气的"杂烩贴"---分了风景,肖像,静物,纪实四类(运动,野生动物,微距什么的确实不懂,就不殆笑大方了),这四俗每类3张。也图个热闹。图片来源自一些摄影网站(Flickr为主),作为作者的国际友人们也都还健在。重申下,发这个主要目的是交流讨论,大家觉得哪些好,哪些一般,哪些很差,一定请说出来。不然像小时候澡堂里听老师傅吼京剧段子,大家云里雾里出于礼貌喊声"好",反倒辜负这帖子的初衷了。器材方面如果没有什么和拍摄技法相关的,我就不累述了,省得器材帮的长老们莫名其妙的性奋起来。

如果哪位感兴趣接下个帖子,请和"超级乌鸦嘴"老兄联系。最好一月一贴(哈哈,这话怎么这么别扭),主要时间相对充裕,再者不会太过占用论坛资源。毕竟这里以原创作品交流为主。我们转贴已经有"牛皮癣"的嫌疑,千万不要太招人恨。:)

这事多亏乌鸦兄热心张罗,这里再次感谢!!!

欢迎大家拍砖指正。

====================================================================

 

 

风景:

1.

Mike Stacey---澳大利亚

基本是风景照里"极简"的好样本。

2.

Ben Heaven---英国

这幅照片有俩技术,一是用了技术相机上的Scheimpflug pricipal来增大景深(国内叫沙姆定律,没听说的同学们可以通过百度Google一下,这也是移轴镜头的主要功能之一)。二是用渐变滤镜来控制画面反差,我个人对数字HDR不是很感冒,主要觉得处理后的画面色调很脏,滤镜来的要自然的多。

3.

Harry Kaufmann---德国

信不信由你,照片里是上海。对比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这里确实带来的内在的冲击力。

 

肖像:

1.

Katie Cooke---苏格兰

这张轮廓刻画得很好。据说是1/8s手持拍摄。

2.

Andrés Lázaro(Flickr ID)

 

3.

Marc Bordons---西班牙

这张是Polaroid,选它主要是想强调下不同的介质,可以给画面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

 

 

 

静物:下面三张都没有太过浮华的主体,主要是通过构图,和深思熟虑的曝光来给画面赋予不同的色调,并以此表现各自独特的意境和感觉。

1.

Guy Batey---英国

 

 

2.

Tetsuya*(Flickr ID)---日本

 

 

3.

Phil Bebbington---英国

这幅是广角镜头的另一个应用。

 

纪实:

1.

Cedric P. Francois---英国

这幅叫Evolution。

 

2.

Andreas Heumann---英国

 

3.

Waldo Perez Cino---西班牙

这张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德加笔下充满戏剧性的光线转印到了照片上,虽然我觉得这么评论纪实照片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