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十四日:纳斯卡线和利马拉尔科博物馆

本帖于 2014-02-13 23:45:44 时间, 由版主 嘉崚子 编辑

在利马的第二天,我们参加了纳斯卡线一日游。纳斯卡线,又叫纳斯卡地画,八十年代国内曾轰动一时,因为当时流行的一本读物《众神之车》的作者冯·丹尼肯认为这些图案是为外星人导航而建造的,让读者感觉非常神秘,当时流行的《飞碟探索》,《世界之窗》等杂志也纷纷介绍过。后来想想,丹尼肯的书也就是一地摊读物,糊弄中学生的。不过对那些神奇的图案,印象还是很深的。去年看了徽宁的介绍,又唤醒了多年沉睡的记忆,这次秘鲁之行,决定在行程里加上纳斯卡线。
 


 

纳斯卡线(Nazca Lines),是指纳斯卡镇附近的一组地面上的图形,因小镇而得名。纳斯卡位于秘鲁南部沿海的沙漠之中,海拔600米,距离利马四百多公里。这些图案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小的图形有几十米,最大的将近300米长。根据图形的特征,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图案是纳斯卡文化的遗迹,建造的年代大约是公元400到650年之间。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写的一部秘鲁史书曾提到过纳斯卡线,不过当时误认为是印第安人在沙漠中留下的路标。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被飞行员“发现”后,1932年秘鲁考古学家特略(Julio Cesar Tello)和Toribio Mejia Xesspe对纳斯卡线进行了首次考察。之后陆续有其它国家的考古学家前来考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94年,纳斯卡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少数地画之外,绝大部分图案只能从空中才能看清全貌,使得人们不禁会问,在没有飞行能力的古代,人们建造这些图形用来做什么。考古学家多年来的研究,也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祭神”说,“天文”说,“历法”说,“灌溉”说,还有的认为是外星人的导航图和跑道。个人认为,“祭神”说比较靠谱。这些图案是古人作为给天上神灵的奉献而修建的,目的可能是祈雨,避邪或免灾。
 


 

简单介绍一下去纳斯卡的攻略。如果从利马出发,大致有两种走法,一种是不回利马,看完纳斯卡线,继续往前,去阿列奇帕或者库斯科。这种走法优点是不走回头路,缺点是路途漫长,还要坐夜车,很辛苦,适合体力好的年轻人。
 


 

另一种是当天返回利马的一日游,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从利马乘大巴,六七个时间至纳斯卡,在纳斯卡乘小飞机看地画,再坐大巴回利马,加上旅馆到大巴车站之间的往返,这样一天下来至少要十五个小时,费用最低,每人不到二百刀。
 


 

多花点钱,可以包车往返利马纳斯卡,省去旅馆到车站的往返,也不需要挤大巴,这样差不多要十二个小时,这样要三百刀出头。
 


 

再多花点银子,包车从利马到皮斯科(Pisco),皮斯科只有纳斯卡一半的路程,另一半坐飞机,从皮斯科机场乘飞机去纳斯卡兜一圈两个小时返回, 再乘车回利马,只要十个小时,花费不到四百刀。
 


 

当然要是不在乎预算,可以从利马包飞机直接去纳斯卡,半天就够了,最省时间,但是一个人得要一千多刀。
 


 

因为第二天去普诺上高原,不想前一天搞得太累,就选择了第三种。网上的几家报价差不太多,最后找的是这家公司: NazcaFlights.com,是一位来自芝加哥现居秘鲁的美国人开办的,反馈及时,服务很好,还给了Windy-City Discount。他家的一日游,还可以顺道去帕拉卡斯半岛附近的鸟岛,只需再多交25刀,精力好,不晕机晕船的,可以考虑。
 


 

早晨8点半,司机准时来旅馆接我们。沿着海边的泛美高速公路,离开利马,一路向南。泛美高速公路(Pan-America Highway)在秘鲁境内的这段, 也叫一号高速公路,沿太平洋海岸,从北部的厄瓜多尔边界起,到南部的智利边界,全长2500多公里。说是高速公路,其实也就是利马周围的一段是双车道封闭式,可以开到每小时120公里。
 


 

1. 利马附近的泛美高速公路,双车道封闭式。
 


 


 


 

大约过了一百多公里,就变成单车道的开放式公路,前面很多大巴卡车挡着,司机开始不停的超车,在画着实线,不准超车的路段也照抄不误,终于在一段弯道上,被躲在旁边的警车拦下。
 


 

2. 司机在跟警察理论,最后给警察塞了50索,算是免掉了罚单。
 


 


 


 

3. 路上经过的小镇。
 


 


 


 

4. 三个小时以后,到达海滨城市皮斯科。
 


 


 


 

5. 皮斯科机场很小,只有四个柜台,两家航线,我们坐的是Aerodiana公司的飞机。机场虽小,一切手续还是很正规的,我们在柜台Check in,领了登机牌,每人还交了4美元的机场税。
 


 


 


 

6. 我们的飞机,除了飞行员和副驾驶,机上一共有10个游客。
 


 


 


 

7. 飞行员。
 


 


 


 

8. 飞机升空,沿着海岸兜了一圈,向南飞去。
 


 


 


 

9. 大约四十五分钟,到了纳斯卡上空。最先看到的是这些三角形的图案,从空中看去,有点像飞机的跑道。
 


 


 


 

10. 鲸鱼图形,长63米。
 


 


 


 

11. 这个图形被称作是宇航员或外星人。
 


 


 


 

12. 这个图形似乎是刻在山坡上的,高32米。
 


 


 


 

13. 在秘鲁北部的Bruning博物馆里,有一件陶器上有非常相似的图形,应该不是什么外星人。
 


 


 


 

为了让两边的游客都能有机会看清图形,飞机在每个图案上方都要绕一个8字,先左倾,再右倾,几次路线斗争之后,我就开始吐,而且是一发不可止的那种,下了飞机还止不住,一路吐回利马。以前也坐过这种小飞机,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可能是那天开始吃的抗高反药Diamox和晕机药药性相克,产生的副作用。看我吐得那么热火朝天,副驾驶同情地递过来一个沾着乙醚等棉球,希望能麻醉一下我的呕吐神经,不过效果欠佳。
 


 

倒是以往坐大飞机都会晕机的太座,这次表现坚强,坚持到最后一个图形,才吐了两口,是全机游客中最后一个倒下的,每一个图形都拍到了,居功至伟。发扬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我也一手拿着呕吐袋,一手握着相机,利用飞机转到另一边的间隔吐上几口,等转到我这边,再端起相机抓拍几张,权当备胎和补遗。因为光线和飞行方向的不同,坐在飞机两侧拍到的照片,角度光线有很大的不同,直接影响最后的清晰度。所以如有可能,两个人一定要分坐不同的两侧。
 


 

14. 猴子,长110米。
 


 


 


 

15. 狗,51米。
 


 


 


 

16. 蜂鸟(一),长96米。
 


 


 


 

17. 螺旋形灌溉系统。
 


 


 


 

18. 蜘蛛,46米。
 


 


 


 

19. 手,45米。
 


 


 


 

20. 树,70米。
 


 


 


 

21. 泛太平洋公路从纳斯卡地画中横穿而过,路边一座了望塔,游客登塔,可以看到附近的“树”,“手”等几个图形。
 


 


 


 

22. 秃鹫,136米。
 


 


 


 

23. 大鹦鹉,200米。
 


 


 


 

24. 信天翁,尾部没有拍全,从头至尾有300米长,号称最大的图形。
 


 


 


 

25. 这个巨大的图形,看不清具体是什么。貌似比信天翁还大。
 


 


 


 

26. 蜂鸟(二)。
 


 


 


 

27. 星座图。
 


 


 


 

下午三点多钟返回皮斯科机场,对比两个小时之前登机时的兴高采烈,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有点灰头土脸。原来还想在皮斯科尝尝海鲜,现在哪儿有胃口,恨不得马上回到利马。纳斯卡线,之前觉得那么神秘,真正看到了,却没有多少激动,倒是飞行的经历,和晕机的感受,会在记忆里长久的保留。
 


 

上一贴说过,利马最好的博物馆不是几家国立的博物馆,而是由私人创立的拉尔科博物馆。我们离开秘鲁回美的那天,在利马转飞机,正好利用几个小时的候机时间。去参观了拉尔科博物馆。
 


 

创办拉尔科博物馆的,是当代秘鲁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著名考古学家拉尔科。拉尔科,全名Rafael Larco Hoyle,1901年出生于秘鲁北部特鲁希略附近Chicama地区的Chiclín庄园,1966在利马去世。拉尔科是当代秘鲁最有成就的考古学家,和另一位考古学家特略并称秘鲁考古学之父。
 


 

拉尔科家族是秘鲁北部的望族,祖上来自意大利,父亲Rafael Larco Herrera是大庄园主,企业家和政治家,曾任秘鲁共和国第一副总统,几个叔父也在政界颇有影响。为了继承家族企业,拉尔科十几岁就被送到美国念中学,后来进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又在纽约大学学习管理,还曾到过古巴,夏威夷和欧洲,考察制糖业。1923年,拉尔科完成在外国的学业,回到秘鲁,在家族经营的糖厂任职。拉尔科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引进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的管理,使得糖厂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家族企业的生意蒸蒸日上。
 


 

拉尔科的父亲平时喜欢收集秘鲁的古代陶器,家里有不少收藏,拉尔科从小耳濡目染,对秘鲁的古陶器也有一些底子。1925年,拉尔科的父亲从友人处收购了六百多件陶器,连同家里的收藏,一起交给拉尔科管理,由此引发了他对秘鲁古代历史和考古的兴趣。以这批陶器为基础,拉尔科开始筹建自己的博物馆。1926年7月28日,秘鲁独立节这一天,拉尔科博物馆在他的Chiclín庄园的家中正式对外开放。之后的几年间,拉尔科又斥资陆续从其他收藏家手中收购了一万多件陶器和文物,不断扩充自己的收藏。
 


 

在整理这些收藏过程中,拉尔科发现考古学界对秘鲁古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知之很少,很多认识是模糊,不确切,甚至是错误的。拉尔科决定自己动手,纠正谬误,填补空缺。从三十年代起,以自己雄厚的财力为后盾,拉尔科投入大量精力从事考古研究,在秘鲁北部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拉尔科的考古研究,完全处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不但自己出资出力,还发动全家人一起参与。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拉尔科先后发现了Cupisnique,Virú,Salinar和兰巴耶克几种新的秘鲁北方文化。除此之外,拉尔科最大的成就是对莫切文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莫切文化5个时期的划分。另外,拉尔科还制定出了秘鲁的第一份历史年表,绝大部分划分沿用至今。维基上列出的拉尔科在考古学上的发现和成就有47条之多。作为一个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非专业人士,拉尔科取得的这些成就令人惊叹和佩服。
 


 

五十年代,为了扩大影响,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秘鲁的历史文化,拉尔科决定将博物馆迁到首都利马。拉尔科在利马购买了一幢18世纪的旧宅作为博物馆的新址,按照秘鲁北部殖民地建筑风格进行改建装修,连很多建材都是从特鲁希略的老建筑里拆下来运到利马的。拉尔科将新落成的博物馆命名为Rafael Larco Herrera博物馆,以纪念他的父亲“对祖国和历史的热爱”。如今,拉尔科博物馆收藏到文物超过四万件,其中代表秘鲁各个时期地区不同文化特别是莫切时期的陶器收藏之丰,冠绝秘鲁,堪称是利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
 


 

28. 拉尔科博物馆。
 


 


 


 

29. 拉尔科的生平介绍。
 


 


 


 

30. 查文时期(900 BC - 200 BC)的Pacopampa女神石雕。
 


 


 


 

拉尔科博物馆有系统地陈列了秘鲁各地出土的多种陶器,使参观者有机会全面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制陶艺术的特点。
 


 

31. 双猫头鹰壶:Cupisnique文化(900 BC - 100 BC)。
 


 


 


 

32. 人形陶器:Vicus文化(200 BC - 600 AD)。
 


 


 


 

33. Salinar文化时期(200 BC - 200 AD)的陶器:表现的是木乃伊的制作过程。Salinar陶器的特点是红白双色相间。
 


 


 


 

34. 纳斯卡文化(100 BC - 800 AD)的彩陶:纳斯卡鼓。
 


 


 


 

35. 利马文化(100 AD - 600 AD)的陶器。
 


 


 


 

36. Wari时期(500 AD - 1000 AD)的陶器,特征图案是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
 


 


 


 

37. Chancay时期(1000 AD- 1400 AD)的陶器,特点为表面不抛光,人物皆为站立状。
 


 


 


 

38. 拉尔科通过对莫切陶艺特征的分析,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
 


 


 


 

39. 拉尔科博物馆收藏到莫切陶器量多质精,特别是这些头像陶壶,绝对的珍品。
 


 


 


 

40. 这尊带双头猛禽的头像,已经成为莫切陶器的代表。
 


 


 


 

41. 秘鲁的众多文化中,唯有莫切的陶器将人物的面貌特征如实地展现出来,五官表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42. 莫切陶器上的彩绘,描绘莫切主神Ai Apaec(拉尔科为之命名)与其他神祗之间的战斗。
 


 


 


 

43. 莫切彩陶,表现的是祭祀之前武士之间的比武。被抓住头发或者武器被击落的一方成为囚徒。
 


 


 


 

44. 囚徒被剥去衣服,双手反绑,作为祭神仪式上的牺牲。
 


 


 


 

45. 变形为鬣蜥的祭司手执祭刀,将手中的囚徒割喉。
 


 


 


 

46. 祭刀和盛血的杯子。
 


 


 


 

47. 莫切贵族武士的装束:头戴高冠头饰,身披铠甲战袍,鼻子上戴着新月形的鼻饰,耳轮上穿着大耳钉。戴的耳钉越大,武士的地位就越高。
 


 


 


 

48. 莫切时期的鼻饰。
 


 


 


 

49. 绿松石,珍珠母镶嵌的黄金耳饰,中间是手执棍棒和投石器的神祗化的莫切武士。
 


 


 


 

50. 莫切时期蜥蜴(象征敏捷)图案的耳饰。白绿相间,金石互衬,崇尚二元化的莫切文化很喜欢这种色彩的对比。
 


 


 


 

51. 拉尔科博物馆的展厅。
 


 


 


 

52. 莫切时期的Ai Apaec青铜墓葬面具。
 


 


 


 

53. 奇穆时期的黄金墓葬饰物,头饰,耳饰,胸饰。
 


 


 


 

54。黄金胸饰。
 


 


 


 

55. 耳饰细节。
 


 


 


 

56. 莫切月神黄金头饰。
 


 


 


 

57. 奇穆黄金头饰局部。
 


 


 


 

58. 绿松石珠胸饰。
 


 


 


 

59. 贝壳,兽骨,彩石串成的各式项链。
 


 


 


 

60. 展厅里的展品只是馆藏的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藏品都存放在储藏室的架子上。
 


 


 


 

61. 里面的收藏,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62. 这些拿到别的博物馆,都够得上珍品,在这里只能束之高阁。
 


 


 


 

因为还要赶飞机,在拉尔科博物馆只能匆匆看了不到俩个小时,仍然被那里广博而有系统的收藏和精美的展品所触动。拉尔科博物馆的确是利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当之无愧。我们能在离开秘鲁的前夜,有机会一饱眼福,也算是给本次旅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一集,高原湖泊蒂蒂喀喀。
 

所有跟帖: 

沙发, 马上就要去了, 向往秘鲁... -苏.苏- 给 苏.苏 发送悄悄话 苏.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09:45:21

上茶。去秘鲁多久?哪些地方?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09:48:06

来挤一挤,沙发是双人的吧? -小黑猫- 给 小黑猫 发送悄悄话 小黑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09:55:21

纳斯卡线看得真清楚,晕机的苦没白受,要大力表扬你家太座‘轻伤不下火线’。 -小黑猫- 给 小黑猫 发送悄悄话 小黑猫 的博客首页 (132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2:24:27

就是,晕机忍忍就过去了。‘轻伤不下火线’的是我:)太座挺到最后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75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4:12:10

对不起,A兄和太座都要大力表扬。 -小黑猫- 给 小黑猫 发送悄悄话 小黑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3/2014 postreply 11:19:36

沙漠上的图案真清晰。 -良缘- 给 良缘 发送悄悄话 良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0:42:14

拍的不好,缺乏航拍经验,有些反光很厉害。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4:13:51

回复:秘鲁十四日:纳斯卡线和利马拉尔科博物馆 -Rivers11- 给 Rivers11 发送悄悄话 (10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2:27:50

多谢!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227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4:21:09

很好奇展品的说明你是怎么写的,就算有英文说明,你每张都拍? -tang07059- 给 tang07059 发送悄悄话 tang07059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3:44:40

从你的问题上看得出你是有心人。每个博物馆的介绍,程度不同,拉尔科博物馆算好的,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266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4:33:56

大赞A嫂坚持到最后、A兄轻伤不下火线的顽强拍照精神:))。 -幑宁- 给 幑宁 发送悄悄话 幑宁 的博客首页 (249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4:35:22

再谢你的帖子让我们坚定了必去的信念,一点不后悔。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142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14:42:12

呵呵,老A了不得啊!边吐还把图案全拍下来了,还拍的这么清晰。 -刀爷爷- 给 刀爷爷 发送悄悄话 (125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20:42:55

不容易哈,应该给个敢斗奖:)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54 bytes) () 02/13/2014 postreply 10:04:07

很神奇!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4 postreply 21:18:25

的确是奇特的体验。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3/2014 postreply 10:04:44

谢谢A兄的大片,图文并茂,神奇的风景。我没出息,偏偏喜欢那两副耳环,哈哈。 -安娜晴天- 给 安娜晴天 发送悄悄话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3/2014 postreply 12:27:11

谢谢安娜!新年好!你的眼毒,那两副耳环可是宝贝,很多书上都介绍过:)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3/2014 postreply 19:00:32

谢。照片拍得真好。看了很向往。知识性也很强。对我晕飞机,晕船,晕车是太有体会了。赞夫妻俩的顽强 -Youshijie- 给 Youshijie 发送悄悄话 Youshiji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4/2014 postreply 22:31:10

谢谢!理解万岁!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6/2014 postreply 17:07: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