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散记

来源: 姚顺 2020-11-13 09:31: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580 bytes)

小区里走。

 

住的地,是人的派头,也是人世的派头。维多利亚式,早期移民的范儿,大窗大门的现代派,都是这个社会活的学历履历证书。

 

走在林中。

 

散步,散说。北美口音,能当作歌听,润而不滑,辞正义正。随便个翁媪,说出个巴尔扎克的叨,杰克伦敦的遇,常遇。过后,迷好一阵。

 

教堂庙宇,寄放灵魂,阴凄凄的。山林走,物我忘,活回头。兴冲冲。

 

转一弯,想到:

 

云游僧,那佛念得,风生水起。

 

变作禅,坐下来,双下巴,腰圆膀润,却不觉得能提二俩。

 

又一拐:

 

《红与黑》《猎人日记》《俊友》是走着写出来的。读后,也想去走走。

 

《红楼梦》《金锁记》,宅男宅女捂出来的。细了闻,馊了的香汗味。

 

仰望,被枝杈分割的天空。想着。

 

下班。洗完碗,整理东西毕,还不困,就来写。于是《高卢战证》《史记》出。

 

上班一杯茶,一张报。回屋瘫一沙发,看电视,滑手机,撰出个读不完本的这通史,那通鉴。弄墨弄辞。

 

快出山林。

 

巳被《红楼梦》咯吱,何必又让《金锁记》挠痒痒?

 

说是“社会缩影”,更当土豪袖珍。三块大洋能养活一家的平实生涯,对动辄千块万块的“买得一顶哪来的蚊帳”“据说要好几千才能买得的字画”,能产生什么看法想法。怪不得“古今多少事,尽付鱼樵闲话”,还不够,觊觎袖子深处的,不当下作看,就有了三言两拍。

 

开车门,磕磕鞋泥。

 

东亚病夫,好译。用来说中国文章比说路上行人更准。

 

诸葛亮唐僧宋江,摇扇子打坐子开会结盟的sir 

 

鲁迅,就是个刻刻的毒;张爱玲则尖尖地戳。到了王朔,剩下个痞;阿城,留住个京腔;陈丹青,耍出海派精。毒和尖,都没了。

 

多几个鲁智深,猪八戒也行啊!就会憧憧憬憬地巴望。

 

车上路,不分心,迳至家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