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生遇上大教授9.

来源: 江小渔 2020-02-03 10:30: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1487 bytes)
在回A市的汽车上,徐婉反复回忆着昨天与妈妈的彻夜谈心。
爸爸被赶到了徐婉的小房间,这是成年以后的第一次,徐婉与妈妈睡在一起。
妈妈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和你一样,喜欢那种长得帅能说会道的男人。”
徐婉知道她说的是爸爸。从小到大,特别是懂事以后,徐婉觉得爸爸唯一的优点大概爸爸很帅。但是徐婉不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样的。当初喜欢上郑炫,也许是因为他的帅气,但是又不完全是。应该是他身上那种蓬勃的上进心吸引了她,而这种上进心恰恰是爸爸没有的。
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就长得特别好看,小时候被大人宠爱,长大后被女人宠爱,到后来被宠爱惯了的他渐渐地就膨胀了,觉得自己凭着一张脸就可以吃遍天下,工作上不努力,生活中没有担当,遇事除了发牢骚就是逃避。
妈妈叹一口气。
徐婉不知道她这一辈子是否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但是作为女儿,她还是自私地不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任何的变故。所以她撒娇着说:“帅也不是没有什么用,你看他的好基因给了你女儿,才让你生出一个这么漂亮的我。”
妈妈哭笑不得,这女儿都快大学毕业了,还这么宝里宝气的,刚才劝她考外地的研究生,妈妈其实心里还是舍不得的,在A市上大学,读研究生也好,读博士也好,以后毕业了就留在A市,离B市也就两小时的车程,比起大城市的交通来说,也就是城东到城西罢了。不管是妈妈去看女儿还是女儿回来看父母,就是一抬脚的事。跑那么老远,以后再一结婚,万一再找一个外地的女婿,一年到头就不知道能见几回了。
“去去去,你漂亮,你漂亮,哪有这么自己夸自己的。”妈妈虽然是揶揄,倒也透着骄傲呢。
“本来就是嘛,我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像我爸爸,还有身材,幸亏像我爸。”徐婉看妈妈损自己,就更加不客气地损一损妈妈,妈妈不到一米六,她一直对自己的个子耿耿于怀,所以一看见长得高高大大的徐婉爸爸,就情不自禁地被俘虏了。
妈妈低下头,和这个男人过这一辈子,可能就这点好处了。家务事不搭手,孩子不管,也赚不回来钱。要不是因为他的甜言蜜语,妈妈真的不知道这个婚姻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个男人只要一服软,对着妈妈说几句好话,妈妈就又觉得这一辈子也还是值得。
徐婉说正经的:“我和老魏在一起,不是因为炫。”说了这句,又觉得这句话是有歧义,什么叫“在一起”,难道她真的将老魏看成男朋友了吗?或者是男朋友候选人?徐婉被自己也搞糊涂了。
“那个什么炫,一看就是那种心机很深的人。不像一个年轻人。”
徐婉没想到妈妈只看了郑炫一次,就给他这样的定义。 和郑炫分手后,被郑炫的好哥们传出来的郑炫说的那些关于年级的哪些女生家境比较好,对他的未来有帮助的那些话,曾经深深地刺痛过徐婉的心。
但是后来郑炫的父亲去世,徐婉作为班上的生活委员代表参与了吊唁以后,她仿佛突然就理解了郑炫的一切,不仅是原谅,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有某种特殊的能力能送他上青云。
妈妈最后说:“这个世界上,不要以为哪个男人是可靠的。年纪轻的尚不安分,年纪大的,见识多一些,会给你更温暖和能够保护你的错觉。婉,你要多想一想。”
妈妈就是这样,她不会直接地去说老魏,但是她给出的建议还是别和这样的人多做纠缠。“他真的爱你,也只能等他离婚以后再来和你谈。没有什么崇高的爱情是建立在他尚有家庭的基础上的。而且,不管怎么说,他的年龄还是太大了。我不喜欢一个这么老的女婿。”
徐婉笑了,妈妈就是妈妈。她总是把复杂的事情理得很清楚,但是最后考不考研究生,还有报考哪里的研究生这样的重要的问题她就忘记到脑后去了。
 
 
半年前。
 
一走出学生宿舍楼,徐婉就碰到郑炫了。徐婉低了头准备绕道,却被他喊住一起走。
在医院门口分手,徐婉以为炫纯粹是要陪她说话才往医院走的,没想到他是去2号楼,2号楼是医院的外科楼。徐婉喊住他:“你不是已经拿到offer了吗?”
他停下来,说:“我去外科实习。嗯,我和王老师说了一下,他给我换了一个实习点,C市那个医院病人太少了。”徐婉不敢相信一个拿到了美国大学研究生offer的人,这会儿还要去医院实习?而且他以后不是学生物化学了吗?这些开刀什么的还有什么必要去学?
他仿佛看穿了徐婉的心事,笑了一下:“我已经休整好多天了,现在趁有机会多学一点。博士毕业以后说不定找不到工作,没准还要去报考医学院呢。”他说的很轻松自然的样子,但是以徐婉对他的了解,他分明就是奔着后面这一个目的而去的。以前就听他说过,他喜欢通过看美剧来学英语,而从他看的美剧来看美国人的工作,在美国做医生应该是很有成就感的。
 
徐婉在康复科的实习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徐婉昨天已经将实习的表格填好,准备这两天请老魏给她签字。徐婉在脑子里盘桓炫给她说的暂时停止实习专注备考的事情,觉得他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不然这一张入场券拿不到,临床上学的再扎实到时候也是无用武之地。
早上是常规的查房,改处方,写病历,小组讨论病例,教授们去上专家门诊,小医生们继续处理收入院,出院的一些事宜,常规给几个病人做康复训练。
徐婉没有注意到,15床的家属正在和新来的16床的家属聊天。
16床是一个农村来的病人,中风后遗症的患者,来了没几天,每天早上就开始收到医院的催款单,每天都是温馨提醒,再不交钱就要停药停治疗了。16床的阿姨唉声叹气的,说:“这个医院怎么这么贵,一万块钱进去,感觉水都没有响一下就开始催债了。”
15床那个19岁的小伙子的妈妈也是哭丧着脸:“是的啊,这里是省会医院,自然是比较贵的。”
16床家属羡慕地对15床家属说:“你们家有钱啊,我来几天了都没有看见你家下催款。”
15床的妈妈无奈地摇着头,看着她的儿子说:“我们现在唯一不愁的就是住院费了。”她的儿子是车祸,肇事的是公交公司,虽然说现在公交公司也不景气,但是好歹出了这种事,法院,保险公司一鉴定,他们就脱不了身,这孩子的医疗费他们再怎么不愿意,也得付。
妈妈愁眉苦脸地,“才19岁,这个样子了,以后可怎么办?大学刚读了一年,也不知还能不能回去读?”躺在床上的小葛似乎翻了一个身。妈妈有点不敢说了,闭了嘴。一会儿看他似乎又睡着了。
两位苦命的阿姨又开始继续唠嗑。
16床的家属说:“唉,老头子平时就好喝一口酒,我们也没有注意啊,哪知道那天就喝了一盅就倒下了,到县医院,就说赶快转院吧,去省里可能还有得救。”
“是的,省里的医生还是水平高一些。”
“钱花了不老少了。CT,磁共振做了好几回了。贵呀!”
“钱去了有来的,只要人在。你们现在医保也能报一点吧?”
“新农合,能报一点。要不然就不敢来了,家里的房子都卖了,农村房子,也不值钱。”
“我们这个,到现在还走不利索,还不愿意下来走。我们算是倒了大霉了,这真是叫天不应,才19呢,又胖,一下子瘫在床上了,搞都搞不动。唉,说句不好听的……”
“大妹子,可快别这么说,你刚才还劝我呢,好歹有人在。”
“是的,啊,有人在。”一边说,两个人一边开始抹眼泪。
 
徐婉过来推15床去做康复训练,这孩子有点犟,不肯下轮椅,也不说话,不知道他的心里想的是什么。徐婉听他妈妈说他是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闯了红灯的公交车撞飞了。好歹捡回来一条命,可能是腰部和神经受了伤,走不了路。其实他算好的,没有截肢,也没有撞到头,那些脑外伤昏迷不醒的病人他是没有见过,徐婉听实习小队的同学说,脑外科这种病人多,手术后一住几个月,动都不带动的。
不过这也算是飞来横祸吧,他想不通也可以理解。所以吧,为什么美国的医院要建立一个创伤心理学科呢,这样的病人,除了治疗他的身体以外,心理的治疗应该是更加重要的。
徐婉前两天给他做过一次康复训练,在徐婉的一再鼓励下,他站起来走了几步。徐婉觉得老魏说的是对的,那些机器对肌肉的刺激,也只是表面的,辅助性的,真正帮助他的机体恢复的,应该是他内在的动力,他的脑部发出了指令,而机体接收到了信号,神经指挥肌肉,骨骼再做出动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