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得430

来源: 北平 2019-02-16 06:48: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20 bytes)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天命之谓性”——《中庸》之说与孔子相近,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是以死生气禀焉。”——韩非首提气禀。

“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王充用气禀说贵贱,生而有异,性不相近矣。

“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程颐将气质与本性分开,用气禀说“习相远”,至此中国哲学基本定型。《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借冷子星之口说了一通大道理,可知宋儒的理论占了统治地位。

“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所馀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偶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逸出者,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如风水雷电,地中相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既然发泄,此气亦必赋之于人。假使或男或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