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得425

来源: 北平 2019-02-11 06:13: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07 bytes)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隐居个人之事,行义社会之事。孔子认为个人道德高尚,大众就会追谁他,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基本假设——相当于几何学里的公理。他是受了古代传说的影响,对那些说尧舜不好,对他的仁义礼思想不利的历史,或隐或删,如,宰我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他想复周礼,所以就对周礼中不好的东西,隐之不说。

其实,“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本身便是说明这样的人根本没有,面对事实,他应改变思路。也就是说,普通大众会主动追随道德高尚的人,一般的邦国会自愿听命于仁政之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个假设是错误的。

仁义礼道德是一个人文体系,作为社会公德规范,可以移风易俗,然复“礼”则不能,政权与礼之间是互动关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