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有多浓,我的除夕记忆就有多深

来源: 紫嫣淡染 2019-02-03 12:46: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931 bytes)

都说“人间最美是清欢”。我的家乡哈尔滨到了初冬雪花飞舞,冰凌剔透时节,便幻化出银白色的世界,不经意间成了最美的那份清欢。

 

这份素简留白的大写意国画,随着时光的向前流淌,到了腊月三十(除夕),不知不觉中竟变成了一幅五颜六色,热热闹闹的年画。

 

春节到,过年了!儿时,这句话是盼了一年的喜悦和兴奋。我总是想,走遍万水千山,家乡的年味儿是最美最浓郁的乡情。

过年了,窗外雪花飘飘,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白雪地上是一串串拜年人的脚印,还有脚印窝儿里散落的红鞭炮皮儿;窗内喜气洋洋,砧板上剁馅儿当当地响,墙上换上了新年画,小孩子穿上了新衣裳。

 

春节,是我们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在春节赶回家一起吃饭渡过除夕。

 

记得儿时,我总是想,过年的家里人口越多越热闹,遗憾的是我们家“人丁不兴旺”,只有我一个小孩子。

 

每到除夕的晚上,天黑以后,院子里的孩子们会从家里跑出来放鞭炮。我胆小,不敢自己放,买来鞭炮后总是求别的的孩子替我放,我躲在远处看着,双手捂着耳朵,跳着脚大笑着,叫着。

父母除夕不“守岁”,也不在鞭炮声中辞岁和吃饺子,他们到了十点钟便准备睡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屋子里瞎折腾。

 

那时的我不停地跑到院子里,去“清点”邻居家仍旧亮着灯的窗子,那眼神是羡慕和渴望,然后跑回来吵醒妈妈:“赵阿姨家的灯还亮着呢!”,“我听到小平唱歌了,他们家还没睡呢!”

 

妈妈那时便会坐起来哄着我说,“好孩子,去画画吧,你不是每年除夕画一幅画作纪念吗?”

 

是的,每年除夕,父母允许我熬到半夜(平时晚上八点准时睡觉),等待十二点的噼噼啪啪鞭炮声,但他们自己早早去睡了。这时的我便画一幅画,写下日期,留作成长纪念。

 

每一年的除夕都会拿出去年的习作比较,看是否绘画有长进?因为我是从七岁开始学绘画,所以我的“除夕绘画留念”便从七岁开始了,不记得哪一年中断了。

 

这便是我童年的“除夕”,虽然没有姊妹多的人家除夕过的那般有趣热闹,但我仍觉得很幸福很快乐。

后来,我长大了,开成了一朵茉莉花,在一家省级医院工作。印象较深的一个除夕,是这样度过的。

 

记得那个除夕下午,医院在放假前开了一个新春舞会。

 

我这个市工人文化宫舞蹈队的队员自然就成了大家的舞蹈老师。在舞会的前几天,科里科外的女医护们都来讨教怎样跳交谊舞,下了班也不能按时回家。

 

小护士们还开玩笑说,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男士找我跳舞?别争起来,估计排长队的。

 

我听到后总是抿着嘴笑,但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还在私下里琢磨了各种婉言拒绝的措辞,因为那时的我非常心高气傲。

 

除夕舞会开始了,会议室大厅的顶棚上拉满了五颜六色的彩带,彩灯和彩色气球,音响师调着音效,女孩儿们精心打扮后美滋滋地登场了,大家你推我搡地坐在了前面几排。

 

我挑了件最漂亮的裙子穿上了,挺直腰板,双腿斜斜地并拢,优雅地坐在那里,等待着在舞池中被“绅士”带着满场旋转,裙摆飞扬的那一刻。

 

悠扬的舞曲换了一个又一个,坐我身旁的各位女孩儿相继被男士邀请去跳舞,反复地去了又坐回来,忙碌得不亦乐乎。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眉梢眼角开出了一朵花。尽管有些女孩长相平平,舞技很差。

 

可是我仍旧没有任何人邀请,心里很急很失落,可脸上仍旧挂着微笑,纹丝不动地端坐。后来,这笑容越来越僵硬了。

 

除夕舞会进行到一半儿了,我两边的座位都空着,因为她们被邀走了,无人注意到我,也无人请我跳舞,我感到了些许尴尬。

 

鼻子酸酸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悄悄地离开了舞会现场,外边下雪了,雪花快乐地跳着舞步在空中飞旋,可我却眼泪在眼里打转转。

 

最后,终于一滴晶莹的泪顺着脸颊滑了出来,刚开始是有温度的,到了唇边后变得冰凉。身后那欢快的舞曲旋律渐渐地听不见了。

 

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使空气中散发着年的味道,我却很失意也很落寞,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个特殊的除夕夜。

 

后来,过完春节上班的时候,那些小护士告诉了我,为什么那些男士请了所有年轻的女士跳舞,唯独没请我,他们打赌:如果有人邀请了我,被拒绝了,这个人要出钱请客。结果,我便在舞会上受到了冷落。

 

随着岁月的留痕,心早已学会了看淡,那时的“冷落”,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觉得好笑,那算个多大的事儿呢,还值得哭鼻子?真是没出息。

 

今天,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现在的我移居了海外,有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对“过年”这个词儿不再敏感和脆弱,而是觉得温暖又柔软。

 

岁月变迁,有人说,现在的“过年”,只是集体放假。我说,没有了期盼吃“好吃的”的渴望,没有了穿新衣的兴奋,也没有了走家串户的拜年,那么“年味儿”也淡了许多。

 

但亲人们回家团聚,看着孩子们大快朵颐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给心里最惦记的亲友打上越洋电话,这也是割舍不断的过年情节,是心中永远都淡不去的“中国年”。

             

                                                       欢乐中国年,谢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